第170章 由表及里蜀中问题(2 / 3)
,当年姜维就是因为说了这句话给刘禅,导致他被黄皓记恨,遭谗言而避祸沓中。
其实诸葛亮也在想这个问题,尽可能的让黄皓远离刘禅的身边,毕竟他现在名义上的职责是管理内官,总领宦官管理内宫,但实际上他的权力都握在董允手中,目的就是为了限制他的权力。
只不过刘禅是君,他们这些人是臣,倘若动了黄皓这个备受刘禅宠爱的内官,很难想象朝中之人会不会传出流言蜚语。
“毕竟黄皓本就是益州人,我们这些外来人身处益州,只能安抚他们的心情,尽可能的让他们为大汉多尽一份力。”诸葛亮也对这件事犯了难,要知道目前为止大汉的内政分裂成数个派系,如果想让他们团结一心,除非让他们的利益彻底平衡。
二人坐在凉亭里顿时陷入一阵沉默,姜维心中在想,如果能够比他们率先一步把这些派系集团的官吏们都拉过来,这些问题不就不攻自破了吗?
但是他的想法根本就不符合实际,诸葛亮之所以能够把朝堂政局稳定下来,是因为北伐的缘故,只有给他们信心北伐,这些外来人迟早有一天会回到他们应该回的地方。
姜维伸着身子站起身来,手中端着那盏美酒在凉亭内来回踱步,他又看向同样沉默下来的诸葛亮问道:
“丞相,大汉内部的各个政治集团除了李严在政治立场上反对您,剩下的就没有了吗?”
“岂能没有,那些益州和东州集团的老臣官吏们对于亮也有很大的意见,只不过他们不明说而已。”诸葛亮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亮也尽可能的调和这些集团官员们的关系,现在大汉内部主要的争斗派系便是荆州,益州和东州这三大派系。”
也就是说,当下蜀国内部争斗依旧很激烈,只不过随着时间的变化,有些人已经离世,但子孙却依旧遵循他们所效忠的派系始终不变。
不仅如此,益州派系如今又增添了一些青年人,诸如像杜琼,谯周,来敏等人,他们都以天下必将归魏的思想而消极北伐。
但是诸葛亮一直以来都没有斥责他们,是因为益州派系根深蒂固,如果想要动摇他们的思想,就必须打更多的胜仗来让他们信服。
不仅如此,周舒的儿子周巨也在益州派系之列,他的父亲是蜀国有名的天学者,而他也学会了天占卜之术,并且认为这数十年间天下必将归魏。
这些事情诸葛亮都对姜维进行了较为详略的分析与交代,身为武将的姜维把蜀国的政治集团统统了解一番后才发现这其中竟然有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