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来到成都两国邦交(2 / 3)
头回答道。
说着,诸葛亮便低头看向书案上的关于吴国来使的使团大体配置与人员情况。
不过对于吴国此次出使蜀国,诸葛亮的确有些出乎意料,通常都是蜀国这一方主动向吴国出使,而这一次倒是孙权那边先行一步。
“孙德,对于此次吴国出使大汉,你有什么看法?”诸葛亮把这份名单看完收起后,便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李福问道。
紧接着,诸葛亮示意让他坐在旁边,李福微微点头坐定后,对诸葛亮的问话斟酌一番然后说道:
“回丞相,此次吴国出使大汉,以在下来看,目的有两个:
第一,孙权以武昌有黄龙降世的事实宣告天下,其雄心壮志,不用说明便已经明了。
第二,孙权称帝后,率先派出使者来我大汉,其中的目的绝不是呈送国书,宣告吴王国正式为吴国的事情。”
说到这里,诸葛亮挥着羽扇,脸上不觉露出一丝笑意,李福的回答着实字字珠玑,深入人心。
他的回答也从侧面可以表现出来孙权其实心中更想向天下表示,他已不再是比魏蜀两国低一头的吴王,而是能够同这两国君主并驾齐驱的皇帝。
“呵呵,从孙德你的回答来看,你的客观判断思维已经能够超过丞相府大多数人,亮甚是欣慰。
你说的不错,孙权此次称帝最先派出使者前来大汉,目的不纯,绝对不是只有呈送国书和宣告孙权称帝这样简单。
倒是,派我这个侄子诸葛恪前来,孙权未免太过着急了些……”
通过吴国使团的正使诸葛恪来看,此次他们的目的已然明了,就是为了以诸葛恪的傲气这种性格,好好让蜀国这些文武百官们知道孙权如今不是比你们的皇帝刘禅低一头的吴王。
并且不光如此,以诸葛恪这种性格特别高傲的人做出来的事情肯定会能让本来正常的事情变得更为混乱。
紧接着李福对诸葛亮的话做出了更为确切肯定地解释:
“那就是孙权派诸葛恪来还有一个目的,宣示吴国的威风,借以来打压大汉的锐气。”
“呵呵,要是孙权这么想的话,那他可就大错特错了。”诸葛亮站起身来走到政事厅中央看向屋外阴雨连绵的天气说道:“大汉历经两度北伐,两次获得相当的战果,反观孙权主动挑起对合肥的战事,连续打了三次,非但没能取得战果,反而损失了大量兵马和粮草……”
因此,就这次吴国出使而言,诸葛亮或许已经有了充足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