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雏鹰(四)。(求月票求订阅)(19 / 25)
点懵,低头一看:
【实验教学中心】....雏鹰规划。
齐磊,“用经济学理论去推导网络时代的传播学方向,终究是推导!”
“我们做的是预研!”
“预研就得有点预研的样子,起码得有验证理论的实验场。”
这回不光董北国,众人面面相觑,廖凡义急问:
“怎么个预研?”
齐磊,“培养一批有超时代思维、敏锐嗅觉,已经领先互联网发展的顶尖师生!”
“这其中包括理论研究、实际操作、模式创新、新媒体从业者等等,各方面的超前人才!”
齐磊扫视众人,“我们想反了,想着先拿出理论,再去完善实验教学中心。”
“可是,完全可以反过来啊!”
“现在的网络规模虽然不大,可是完全可以借此孵化一批网络达人,让他们走在网络的前沿。”
“然后,我们再通过他们身上反映出来的现象,进行理论研究啊!”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点没太明白。
齐磊,“这么说吧!我们北广,可以自己培养包括网红在内的网络人才啊!”
“甚至,我们现在做的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预防西方文化借网络渗透本土文化。那我们为什么不抢占先机呢?”
“为什么不先把文化反攻出去呢?”
“培养一批,了解网络,甚至了解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内涵的人才!”
“反向输出不好吗?”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说实话,没想过这个问题,太超前了。
齐磊越说越来劲,“我打个比方哈!”
“目前,西方对中国商品的【刻板印象】是廉价、劣质,对不对?”
“可是,实际情况真的劣质吗?我们的外贸商品质量都是很过硬的。”
“那么,如果我手上有一批人才,从技术到话术,从文化到思维,都顶尖的传媒人才!”
“那么,我就可以去外网,向老外逐渐树立,中国商品‘物美价廉’的【刻板印象】。”
“当这个刻板印象建立起来,那中国商品在国外的销量,会不会好?”
“如果好了,形成口碑,资本家嘛,都是逐利的,来中国建个厂,或者经销商以此为卖点,加大中国商品的宣传。”
“都不说对工商业出口的影响有多大了,至少他们在商品这方面再想抹黑我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