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接收难民大总统的夸奖(1 / 6)
,从大时代开始的影视穿越
丁鹏手上有钱。
可以说,当今世界首富,都不一定有他手中的钱财多。
有许多事情,他可以做。
比如,办工厂。
建设大型工厂,需要大量人员,厂子建成之后,又需要大量招工,这样一来,不是一下解决了这些难民的去向吗?
而且,说直白一点,他还能因此博得一份名望,一个救国救难的好名声。
名声的重要性,相信只要混过社会的,都应该知道。
如果名声坏了,你这个人很可能陷入社死状态,无人搭理,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民国有工厂吗?
答应是,当然有了。
早在清朝末期,一些进步人士开启洋务运动的时候,便已经开办了大量的工厂。
这些工厂,包括了制衣厂、食品厂、冶炼厂等等,其中也有少量的兵工厂。
民国时期的兵工厂大多继承的是清朝时期的官方军工厂,比如汉阳造,和沈阳造等,可以生产一些步枪机枪,也能制造小口径的迫击炮等小炮,至于重炮,没有能力制造。
哪怕是到了抗战时期,全国一共也才造了98门身管炮,也算是够悲催了。
至于飞机坦克之类的大型装备,就更是想都不用想了。
之所以出现这些情况,并不是因为技术不到位,或者人员不够,而是因为钢材的产量完全跟不上。
据说,当时抗战时期,全国钢材的年产量,也没有超过10万吨,这一点钢材,真是干不了什么事情。
哪怕是枪炮之类的,因为没有自主研发的能力,也大多是仿造的别人的。
丁鹏想着,开办工厂,不如就按照这个路子走。
表面上开一些纺织厂、制衣厂之类的,顺带也弄点冶炼厂、炼钢厂,说不定等到抗日的时候,这些钢材能够发挥出大用呢。
反正丁鹏不缺钱,不如给同胞们存下一些钢材,留着大用。
丁鹏是个说干便干的性子。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冷清秋,没有任何隐瞒,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她。
“开办工厂?”
冷清秋毕竟读过不少书籍,她稍微一想,便明白了丁鹏的意图。
开办工厂,处处都需要工人,这不正好招聘这些难民,过来给他干活嘛。
这样,既解决了难民们的安置问题,同时,也能让他们各尽其力,不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