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她回来了(2 / 3)
难在我朝境内推广开了。”
赵祯朝着火炮司主官曾公亮说道:“明仲,你来为众卿回答这个问题!”
今日在场的都是朝廷重臣,都是身着紫色朝服的官员,起码也是三品以上的大官,只有曾公亮是一个身着绿色朝服的七品小官——火炮司主事。
但几位辅臣并不敢小看这名年轻的官员,能被官家直接喊字的,只怕未来前途无量。
曾公亮朝着赵祯行了一礼,而后朝着众人说道:“众位相公,水泥主要是由石灰、黏土、炼铁废渣等制造而成,比大理石和青砖铺成的路要简单的多,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消耗煤比较多一点,但总体价格,不到青砖铺路的四分之一。”
大臣们知道造价不高之后,不至于修一条水泥路就劳民伤财,因此自然是极力赞成修建水泥路,但怎么修,先修哪里的路,就是赵祯召集众人前来的原因,毕竟人多力量大,大家集思广益一下,总归是能商讨出一条合理的方案的。
朝廷发明水泥的休息不胫而走,赵祯本就没打算瞒着众人,但为此朝廷大臣以及勋贵门乃至富商大贾都是议论纷纷,各执几见。
皇亲国戚们和很多大臣们都认为应该先将开封的大小官道改为水泥路,毕竟他们出门逛街、乃至上朝,乘坐马车走的大都是青砖路,虽然比土路要好一些,但总归是有些颠簸的,而且开封乃皇城,好东西自然是先要用在一国之都的。
武将们认为应该用水泥来修筑军事要塞,或者修几条直通边关的水泥路,这样一旦发生战事,朝廷军队可以快速开赴至边疆,而且有了水泥加固的军事要塞,敌人一般也很难攻克。
富商大贾们则是认为应该修官道,方便他们前往各地贸易,虽然开封的水路四通八达,但是船基本上都是靠人力或者风力,每天航行的速度有限,每逢冬春交叉的季节,汴河结冰,货物常常无法抵达开封或者运往各地。
当然了也有不赞成修路的,那就是开封普通的城镇居民,因为修路需要用到煤炭,而他们担心煤炭价格会上涨,增加开支,影响他们的生活水平。
一时间朝野内外争议不断,而众人都在等着赵祯的最后回答。
.......
开封一处豪华的府邸内,刚从解州回来的沈墨染正在听着下人们汇报她离开的这一年,皇家商会的运转情况等等。
忽然,一名身穿蓝色衣裳的侍女走了进来,而后在沈墨染耳边轻声的低语了一句:“小姐!陛下来了!正在后院厢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