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定局(4 / 6)
会,是故臣希望恢复唐制,天下死罪都要经过一次复查上奏方才能执行,且如今涉案官员已被严惩,官家何不宽恕他们的家人,彰显官家仁爱之风!”
赵祯想了一下方才说道:“自古以来,刑法有高低、情节有严重之分,而有些司法官员为了躲避责任,一律用死刑来处理,却有不妥之处,朕会则刑部成立监察司,专门负责全国重大案件审核和复查。
至于犯官们的家眷看似无辜,但他们却享受着犯官贪污受贿,欺压百姓带来的锦衣玉食,甚至有家眷借此大肆敛财者,按照我朝连坐法,她们知情不报,实乃重罪,不当宽恕!”
“官家英明!”
见此,燕肃忙应了一声退了下去。
赵祯看一眼默不作声的群臣又说道:“解州官员贪污成风,祸害黎民百姓,朕识人不明,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下诏免去解州百姓三年田赋,楚王、周王、德康郡王、安康郡王等听信留言扰得太后不安,特此罚奉一年,回家闭门思过。国子监众书生不明就里,听信犯官片面之词就前往朱雀门奏请,罚闭门思过三日,罚抄《孟子》一百遍。”
三条政令下完之后,赵祯又说道:“朕记得《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因此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是故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士大夫乎?”
王曾出言道:“官家莫不是想废除太祖定下的优待文人的祖制?”
赵祯笑道:“我朝优待文人的祖制,朕不会废除,但需要做一些补充,士大夫们的优待不变,但凡是涉及命案的,一律严惩不待,此外着中书起草,诏令钦差大臣范仲淹为解州知州,通力配合皇家商会改革解盐一事!”
张知白见此事已经画上一个句号,便出言道:“官家!臣请问官家是否废除恩荫制度?”
文臣们顿时来了精神,虽然官家没有处置范仲淹,还因此大发雷霆,改变了刑不上士大夫的说法,但只要自己不做违法的事情,不去草菅人命,那么也不会有什么性命之忧,不由得长松了一口气。
但恩荫带来的可是惠及子孙的利益,他们轻易是不会放弃的。
王曾出言道:“官家官家朝廷近些年来的恩荫确实有些泛滥,但恩荫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大臣们尽心竭力的为朝政出谋划策,是故臣认为恩荫不当废除!”
鲁宗道也出言道:“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