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部分(1 / 6)
子的人,开始是个茅草屋,拼一辈子才弄个泥土房。现在的红砖瓦房,是解放后几个子女凑钱新盖的。以前家里人多,挤得慌。现在儿子女儿有自己的窝,这老房子就剩下李大娘和铁柱俩口子。
李大娘起的早,可真要她做的事却没有多少。稍有点爬高窜低的活,都让铁柱和他媳妇抢去。这人闲下来也不好受,望着空荡荡的屋,心里也是空落落的,索性坐在院子中问儿媳:“凤娇啊,勇儿来信没?”
勇儿是铁柱和罗凤娇的独子,大名叫李大勇,是大娘一手带大的,自然也格外受大娘的宠爱。大勇是去年当的兵,他一走,就像是剜了大娘心头肉,隔三差五就要问上几句有没有他的消息。
“没呢。”
“这孩子出去也不晓得写封信回来,”李大娘叹道:“他也不念着奶奶,亏我还最疼他。”
“前段日子不是来过信嘛,”铁柱提着柴刀,把碗口粗的杂木劈碎,备着生煤炉子用:“信里还跟您问好,您就忘了?”
“这是多久的事,”李大娘不满地说:“你当我老糊涂啊。你俩也没给他回个信?说奶奶想他。”
“回了,”罗凤娇把弄好的饭菜端在桌上,在围裙上擦把手说:“估计小勇也快来信了。”
“是大勇,”李大娘纠正道:“整天小勇小勇,这孩子以后要是没出息,就是你叫坏的。”
“是,是。大勇,大勇。”罗凤娇乐道:“妈,吃饭。”
18、古道热肠
吃完早饭,李大娘火急火燎地赶往居委会。从抽屉里拿出金娣前天夜里给她的户口本,又急匆匆的到派出所去给金娣上户口。
那管户籍的是位新来的小民警,翻翻户口本说:“大娘,上户口要本人来才行。”
李大娘道:“小同志,行行好。她本人是哑巴,来了也说不清楚。再说她爱人还躺在医院,她得照顾,也没空来。”
“这就没办法,”小民警原则性很强,公事公办地说:“我们得按规章制度办事。”
“同志,你是新来的吧?”李大娘有些窝火,她还指望拿户口本跑街道,跑环卫所落实金娣的工作:“我是她居委会主任,她本人确实有事抽不开身。要不,我找你们所长说说行不行?”
“您找谁都没用,”小民警做大娘的思想工作:“制度就是制度,任何人都不能跨越制度之上,您还是把本人叫来吧。”
这时进来位老民警,是大娘认识的人,忙叫道:“小张同志,小张同志。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