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部分(2 / 6)
不是很长,临街的店铺也就十几家。其中一家两层楼长条形建筑食堂,是老街标志性建筑,也是老街的起点。往西是城西的繁华中心,往东就是城东地区,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就是两座桥。这两桥之间的间距并不是很长,这不长的间距恰是城西的中心区域。
在这区域里,食堂的功能从名字上就可以知道,它原来是一家老字号的饭庄,公私合营后取了个名字,既清脆朗口又有纪念意义。主要对外卖些饭菜、面食和糕点,香喷喷的比家里要好吃的多。这是小宝最愿意去的地方,虽然吃不到,闻闻香味,过过眼瘾也是好的。
食堂旁边是桥西合作社,里面卖些针头线脑和五颜十色的大花布,还有些铅笔盒,绿书包,乒乓球等文具用品。这地方是女人喜欢去的地方,小宝是不感兴趣的。小宝感兴趣的除了食堂,还有就是红旗水果店。青中泛红的各色果子,闪着诱人光泽,散着迷人的香甜,闻上一闻就倍感舒坦。
水果行旁边是日杂店,卖些笤帚、簸箕、桐油、木盒、木桶、草帽之类的东西。挨着日杂店的是理发店,十多张可活动的椅子,七、八位剃头师傅,有男有女,穿着清一色的白大褂。这地方小宝喜欢来玩,但不喜欢和妈妈一起来。喜欢是因为那椅子可以转来转去,不喜欢是因为会被按着脑袋,就听见叔叔,阿姨们拿着剪子、剃刀在头顶上“啪啪”直响,又不能动,落下的碎发刺激着皮肤,痒的要命,很是遭罪。
理发店的对面是公社医院,那地方小宝瞧都不愿意瞧。只要进那地方准没好果子吃,既便屁股上没挨上一针,也得吞下几片又苦又涩的药片。
城西粮店紧挨公社医院边上,店面并不是很大,一个开票的地儿,凭着粮油本登记,登完记后把票据夹在铁夹子上,喊一声:“来嘞。”用力一甩,那铁夹子沿着钢丝,飞奔至另一个高脚柜台。
里面的店员取下铁夹子,然后探出脑袋说:“五十斤早米,六块玖毛钱。”
于是买米的交钱,店员收钱后缩回柜内,在票面上签字盖章,又夹在铁夹子上,喊一声:“五十斤早米。”
铁夹子又沿着钢丝奔向过磅处,店员接到票证后扳动手闸,大米哗哗直下,直到核准重量才松开闸问:“五十斤早米,谁的?接好来。”
买米的人家早就拿着麻袋在旁边等候着,闻言忙回应:“我的,我的。”
将麻袋围住出米口,店员一踩脚闸,大米从闸口奔出落入袋中。店员取下票,穿在铁钉上,又将空夹子推向开票处,一桩买卖就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