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人类不需要黄极(9 / 11)
了这种桎梏,继而在她向我们传递消息时,才会出现这种无法理解的现象。”
“到底是为什么,我不知道,但我们可以试图解释。”
那名年轻人,举起黄极当年留下的知识典籍,说道:“我从小,就在学习这套东西,它就像是我们的科学圣经。”
“我必须承认,黄极留下的这套圣经,所蕴含的知识极为伟大。但我现在怀疑,其对真理的表述有问题,我打算用上面所提到的那些实验例子以外的方式,重新验证一遍!”
不少科学家,尤其是年轻人,纷纷点头。
而行政工作人员,包括余沫朔,都傻眼了。
这可是黄极留下的,直通原子时代的道路,几十年来的生产力进步都依赖于它,各种纳米材料以及航天技术,都从中实现。
可以说,它已经被无数次的证明过,天外那宏伟的昆仑镜工程,就是实证,这些年轻人竟然不相信了?
“你们怎么能不相信黄极?难道那昆仑镜是假的吗?”余沫朔怒了。
然而年轻的科学家还是坚定道:“我不是不相信,而是认为这本书……不完备!”
“它说星际之中跨越时空距离的,只有虫洞。这是真的吗?为什么只能是虫洞?不可以有其他模型?”
“黄极对量子世界的描述,我认为有一定的局限,也不过是一些相对的知识而已。”
“难道他说的,就一定是真理了?”
余沫朔难以接受道:“没有黄极,我们就没有现在的昆仑镜,没有跨星际飞船,没有现在的一切。他的情报我们不需要质疑。”
“总参!”那名年轻的科学家凝重道:“情报是情报,真理是真理!”
“他人所说的永远只是情报,只有我们自己基于现象所得到的答案,才会是真理!”
此言振聋发聩,余沫朔哑口无言。
最终,一场科学变革发生了。
从昆仑基地开始,逐渐席卷全文明的科学界。
当他们跳出固有的框架,重新架构对星盟的设想,黄极所描绘的宇宙图景,成了参考资料,人类开始用新的描绘方式,把黄极本身也当做外星人考察员去考虑。这样,就不需要多么复杂的故事和巧合来解释黄极的传奇,故事一下子变得简洁了起来。
这种简洁化,就像是地心说变成了日心说,各个行星轨道,瞬间便简洁明了至极。
还有技术,他们开始把黄极的科学圣经里的知识点,重新提取出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