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与旧友重逢(3 / 7)
站了起来,任贺言舒挑座,像接受领导视察一样。
“你,觉得哪里好就坐哪里吧。”纪沉鱼见贺言舒不往他这边走,眸子黯然,不再勉强。
贺言舒觉得之前那个员工说的有理,他坐后面的话,不太方便会议进行,于是走到和纪沉鱼隔了一两个人的位置坐了下来。
这位置不后,也不那么前,还不紧挨着纪沉鱼,很适合。
人都到齐了,纪沉鱼就开始给项目组成员讲解相关事宜,基本的要求说完后,他让大家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想法。
刚刚让位到后面坐着的男人道:“我们都不是专业的人员,不如让贺医生讲两句吧。”
“贺医生。”纪沉鱼转头笑看着贺言舒,怕他紧张,宽慰道,“随便讲两句就成。”
贺言舒颔首,打开自己的文件夹:“刚刚纪总说得已经很清楚了,我只对几点进行补充。”
“关于远程医疗的用途,可以延伸至偏远地区和特殊人群,比如贫困的农村、难以出入的山区,以及行动不便、活动受限的人群。他们无需前去医生所在的医院或是诊所当面就诊,通过远程设备就可以获得诊治和护理。”
“因此,医生力量的重要性不得不体现了出来。除了大量的患者数据作支撑,我们还需要汇聚足够多的专家加入我们的计划,这样可以保证诊断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贺言舒娓娓道来,嗓音清润,有条有理,让在场的人都心悦诚服。
“贺医生说的有道理。”纪沉鱼第一个领头鼓掌,“我怎么没想到这种用途?果然还是软件做多了,思维被限制了,就会围着数据和APP打转。贺医生的思路比咱们之前的更有意义。”
“但实施起来也更困难。”贺言舒中肯道。
“其实按贺医生说的,如果我们能得到专家的加盟,也能吸引到更多用户。”底下一个男员工道。
“但是请专家的费用也是个问题啊。”有人提出疑虑。
纪沉鱼道:“钱的事儿不该你们操心,人才才是最珍稀的资源,有人的地方不愁赚不到钱。”
“我认为可以采取义诊和签约两种方式,有心行善的医生可以不定期免费开放诊疗次数,签约医生可以通过平台按时按次收费。”贺言舒道。
“其实检测数据和远程诊疗功能并不冲突,两者可以结合着来。”女员工若有所思。
“没错!纪总和贺医生结合,就是最优解!”
有人话一出,底下的人都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