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两个甲方(2 / 5)
意义。别人识字,白马书院亏钱。
图书馆。书院一直都在源源不断地买入新书籍补充进去。虽然缓慢,但图书馆一直在稳定地亏钱。
以及最后,非常隐蔽的却不得不说的,白马书院的员工工资。
远远超过了市场平均水平!还有福利系统,如果再带上幼儿园等等投入,这都算不清了。
这让白菲昕不论做什么,都要至少比别人多付出一倍的成本。
说实话,徐惑是看不懂但大受震撼的。
报告写到这里,他都不敢相信。
他以为的白马书院经营状况,多方位的收入渠道。大量现金,隐蔽的亏损点。
实际的白马书院状况,七八处消耗大量资金的地方,全部吞噬掉了只有一两项的收入。看起来可怜巴巴的。
这奇怪的纸面账目是怎么回事?徐惑当时瞪着眼睛大惑不解。
白马书院不说赚大钱,至少也得是收支相抵吧。
收入为正的部门的数量居然如此之少,已经让他非常吃惊了。
如果真的是这个状况,白马书院应该早已亏损倒闭了啊?怎么还会是现在这一副欣欣向荣的样子,每天无数新的学生报名,新的工匠慕名来学习,新的商人把资金投入期货市场。
究竟是怎么回事?徐惑想不明白。
他以为自己写错了,返回去反复检查反复推算,仍然是如此。
后来他战战兢兢地把报告交给李舒看,果然被骂得狗血淋头。
打回来重写之后,徐惑痛定思痛,点灯熬夜研究,终于找到了白马书院还能坚持住的最大的原因。一个不起眼的部门:芝麻信用。
换句话说。
人心。
只要大家还相信白马书院,就会愿意往里投钱,书院表面的繁荣就能够维持得住,然后再吸引更多的人来。正向循环就建立了。
说不定合作社看起来运转流畅,实际上里面已经亏出天坑了,徐惑暗想。
所以,白菲昕绝对是赚钱方面的大师级人物!
徐惑提高了警惕。
这种局面还能给她经营起来。如果是别人,白马书院早就亏本十遍,再带重启三回的了。她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徐惑看着报告不得不真心佩服她。
虚假繁荣虚假繁荣。徐惑念叨。不然想一想就觉得绝望。
于是这也影响了他写的报告的第三部 分,建议和目标。
徐惑已经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