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2 / 8)
业无处可去,希悦先生与夫人商议了下是否要在幼学之上再开一级学馆。但不少第一届从幼学毕业的孩子都有想法,而且济南这十年经营下来,真正家里贫困的如今也不多,都有想干的事情。”
“那就让他们去做,哦对,记得签合同让他们不许半途而废,别的除了什么铁匠铺之类对小孩来说太早的地方,都让他们去。”
姚珞倒是无所谓,现在乱世里大起来的孩子一个个都贼精。别说郭瑷和曾巧,夏侯诺才去幼学一年,就已经定下以后要接蔡琰班、专注搞文学经义的目标,个个志向远大着呢。
这次曹操出征,考虑到她与陈宫都是新手父母就都没带上,荀彧也被他留下来干活。但是让姚珞有些出乎意料的是一直在济南给戏志才代当国相的曹昂,居然在这个时候来了廪丘。
“东家怎么说?”
“他让我跟你学。”
“……”
姚珞走下城墙的步伐微微顿了顿,扭头看着曹昂时表情里多了点古怪:“这个时候过来和我学?和我学怎么奶孩子?”
曹昂嘴角抽了抽,看着身边脸上满是狐疑的姚珞叹气:“这种时候也不需要喊我大公子,直接叫‘子脩’就可。”
“所以,大公子是来定人心的。”
曹昂满二十岁的时候举了孝廉,在济南跟着戏志才当小吏。后续因为做的确实很不错,曹操所在的廪丘又很忙碌,再加上让曹荣戏志才两个分居太久也不太好,就把济南暂时给了曹昂让他来做事。因为是大公子,再加上济南已经安稳下去,曹昂这一年不管是春耕秋收,还是纸坊幼学,都做得相当出色。
现在曹操前往徐州,调长子曹昂来廪丘平稳人心很正常。姚珞对此也没什么特别的感想,只是表情温和地对康孟详笑了笑让他先走。这次曹操去征徐州没有要这位外国沙门跟着,毕竟现在康孟详要做的不是去当场说话,而是在幕后谴责。
“这个僧人……”
“大公子对这件事情是怎么想的?”
“佛本无罪,罪起笮融。”
曹昂很肯定地开口,只不过他略微停顿了一下,声音里多了点凝重:“但为何是佛,而非其他?”
“那还不简单?因为它好用,也因为它能够在各种各样的泥像上下功夫,更是能够直接攒功德到下辈子再用,多好忽悠人啊。
姚珞瞥了瞥嘴,看着曹昂有些皱眉的模样摆了摆手:“先不用管,康孟详是个聪明人。长生和小黄怎么样?还有个小植我记得身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