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我在三国说评书 > 第九十四章

第九十四章(6 / 9)

谦可就来劲了,闲散的宗室扒拉一圈,可不就看上刘备了么。

“要我说,徐州给刘备还不如给刘小曲呢。刘小曲可是正儿八经上任济南王的孙子,那是绝对的宗室,可比中山靖王几百个娃清楚多了。”

“确实。”

曹操低低开口,看着姚珞时多了点笑:“你说,若是徐州牧让刘曲来,如何?”

“……”

她就这么随口一说,老板你居然当真了啊??

目瞪口呆地看着好像在思考这件事情能不能操作的曹操,姚珞棋也不下了,整个人都慌张起来:“那不行吧东家?刘小曲加冠才几年啊,军中也没打出名声来,怎么……”

“举孝廉。”

轻飘飘的三个字让姚珞瞬间僵住,曹操依旧注视着眼前的棋盘,声音里多了点沉重:“阿珞,我一直在想如今兖州基本没了举孝廉,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沉默地摸着手中棋子,姚珞也慢慢放松下来,声音里多了点苦涩:“您觉得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好在能够让自己想要提拔的人不被埋没,不好在太多的人被埋没。”

其实举孝廉这件事情并不是如同后世所看得那样“我看你挺孝顺老妈家里也没啥钱啊那就你了”,举孝廉有一套还算成熟的机制,提拔这些孝廉的人也大多识字知书,他们点头提拔的人,首先第一点肯定是认字的。

只不过单单“认字”这点,就已经把所有普通老百姓排除在外。然而现在的兖州不需要首先筛选人认不认字——因为在姚珞不懈努力之下,济南扫盲工作已经可以说基本完成,兖州大部分地方也都一样,识字这点已经不再是“孝廉”的分界线。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更能够体现出个人水平的选拔。而这种选拔,就是如今六月的“兖州考”、考入官场之后的文官武考、武官文考、以及士兵文考。

大量的中部人才被选□□,同时也有不少人能够进入廪丘学馆深造。印刷术的《熹平石经》初平四年本、《熹平经注》、以及被印刷出来的《论语》、《春秋》、蔡琰带回来的万卷书籍已经在她督查下即将建成的廪丘书馆,甚至于已经吸引到了一批世家子。

“兖州是这样,但别的地方不是。”

曹操的声音很轻,却又带着深深的迷茫:“我在想以后,兖州以后如果再回到原本的举孝廉,我应当是忍不下去的,那些见过了兖州的人也是忍不下去的。但是……”

他若是要保持这样的兖州模式,就基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