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银币兑换(2 / 3)
都知道了皇帝的这份旨意。
没有人会怀疑皇帝的决心,虽然他们现在看不到造币的利润点在哪里,不妨碍他们知道造币是有利润的。
不然以皇帝那商贾的性子,怎么会如此强硬的做出表态,朱瞻基的这份圣旨不但没能够阻止造假的出现,而且还给造假者提了醒。
未来的好长时间,锦衣卫与东厂都在为抓捕造假者而奔波。
造假者很容易就能知道银币利润的秘密,银和铜的熔点不一样,只要放在火上一烧也就一清二楚。
不过由于造假者并不知道宝源局造币厂的银币是冲压出来的,他们还是使用模具铸造,制造出来的成品不但外表光泽度不够,就是银币上那些防伪的标志也是粗制滥造。
用过真银币的人一眼就能认出真假,不过即使是是如此粗制滥造的银币依然有市场空间,甚至一些奸滑的商人故意使用伪造的银币。
老百姓拿到这些伪造的银币去交税,结果被官府拒收,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
打击伪造货币,一方面是维持大明皇家银行的权威,另一方面也是保护百姓避免弥受损失。
在锦衣卫与东厂联合执法下,连续端掉了多个造假的黑窝点,将这些黑窝点连根拔起,并且牵连了他们的九族亲族。
皇帝的重拳出击,让这些想捞偏门的人明白过来,皇帝是真敢杀人的。
同时邸报上公开刊登出,只要造假者亲族举报造假者,不但不会受到惩罚,还会得到相应的奖励。
就这一条可就让造假者,不敢轻举妄动,你造假获利亲族不一定有好处,可是犯了事亲族却要跟着倒霉,人家凭什么不举报你。
群臣没有想到一向表现的仁慈的皇帝突然亮出了锋利的獠牙,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敢于私铸银币、有能力私铸银币的人是什么人,背后又站着什么人其实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事。
无非是都想着皇帝吃干的,大家伙怎么也得跟着喝点汤吧。没有想到皇帝做的这么绝,不但连汤都没喝上,而且锅都让皇帝拔了。
这些参与了私铸银币的人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偏偏这时候发现了宗室中竟然也有一家在私铸银币。
锦衣卫在南昌查到了改封到南昌的宁王府在私铸银币,而且数额巨大,劣质的银币不但开始在江西布政使司流通,甚至还流通到了相邻的省份。
群臣顿时来了精神,不让老爷们挣钱,那老爷们就弹劾你家里的人,看你皇帝怎么办?
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