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恐怖悬疑 >宣德大帝 > 第二十一章 匠人

第二十一章 匠人(2 / 3)

朱瞻基的话似乎打动了老人的内心,老人觉得太孙这样的大人物怎么可能会欺骗他这样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呢。民间有句俗语叫做‘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说的就是底层百姓不怕大官,而怕奸滑油吏,毕竟县官不如现管。

老人打开了话匣子:“太孙殿下此言当真,若是能让小老儿一家老小都能吃饱,小老儿愿给太孙殿下立下长生排位,日夜香火不断。

若是能够吃饱饭,小老儿的孙子怎么可能因为没有奶水活活饿死。儿媳妇吃不饱饭,根本就没有奶水,刚生下的奶娃子又不会吃别的吃食,小老儿一家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孙儿饿死啊!”

朱瞻基心里很不是滋味,勤劳肯干的人没饭吃,溜须拍马者身居高位。这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应有的常态,大明需要改进的地方真的实在是太多了。

“老伯有没有想过工匠为什么拼命干活还是这么穷呢?”

“钱都让当官的贪了,朝廷发下来的薪俸,大半都让贪官污吏给贪了,发到小老儿手里的钱粮不养家糊口还勉强能活下去,若是养家糊口根本就不够腾挪的。

听说太孙殿下把那李文举给拿下了,军器局的匠人们没有不拍手称好的。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大使,不但贪污倒卖朝廷拨下来的铁料物资,还克扣匠人们本就寒酸的一点儿薪俸。若不是那个赃官心黑,我家孙儿也不至于饿死。”

“老伯放心,那李文举罪有应得,已经死了,以后本宫会为你们设置一套合理的制度,只要你们踏实肯干就不愁钱粮,养家糊口绝对没有问题。”

匠户们为什么吃不饱,拼命干活还不能养家糊口,不仅仅是因为贪官的盘剥,现在是永乐年间,还没有哪个官员敢于明目张胆的克扣底层的钱粮。

真正让匠人不能养家糊口的罪魁祸首恰恰是自己家,这是朱家造的孽。拿大明一个七品官来说,年俸四十两。若是实发四十两银子俸禄,以现在大明的物价其实也不算太低了。

最大的问题在于大明混乱的货币制度,还有滥发的宝钞。一个七品官的年俸是九十石禄米,每月若是实发也就是七石半。

可是发俸禄的时候可不是都给你发米的,而是发一部分米,这叫做本色,其余部分用布匹、调料等货物抵扣,称之为折色。这些折色的物资折合的价格远比市场上要高的多,等于是拿到手的俸禄就已经贬值了。

最坑的是还有一部分是用宝钞冲抵,大明宝钞的名声那可真是顶风都能臭十里,领了宝钞那就等于俸禄被朱家用一张擦屁股都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