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大战前的准备(2 / 3)
力了。
不过虽然对局势有了判断,但程咬金依然没有贸然让大军渡过涢水。
战场之上要多想少做,这是程咬金教育自己儿子的话。虽然看起来是撤退了,所有的情报以及局势也都支持这一想法,但也不能排除敌军是在什么地方布好了阵,就等着自己认为他们撤退之后一头扎进去。
反正他此次出征的任务就是将高句丽和与之来往密切的百济之间的联系切断,对于程咬金来说眼下这个局势就已经是完成任务了,不用再去画蛇添足地做更多。
除非正面战场上有命令传来,而且还得是李勣、姜云明甚至是皇帝李世民的命令才行。
不过仅仅半天之后,程咬金就收到了正面战场通过战船传过来的军令。
在尽可能保存实力的情况下朝着高句丽国都平壤推进!
渊盖苏文才刚刚撤走不到半天的时间,所以在正面战场的李世民三人并不知道这一情况,因此才下达了“在尽可能保存实力的情况下推进”这种命令。
程咬金知道,对高句丽的这场战争已经进入最后的阶段了,但越是如此就越是要小心才是。
除了那些读书读傻了的酸儒,在所有人的眼中战争都是一场不在乎手段、不在乎过程、只在乎结果的事情。
如果在这种劣势下敌人有意要投降,那么接下来的战争就不用打了,而如果敌人不愿意就此束手就擒,那么接下来的战争才是最危险也最难打的。
后世有一个词放在这里其实还挺实用的,那就是水鬼。
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之下往往能够爆发出远远超出他们真实情况的实力,而本来大势已定的战局往往会在这种情况下发生改变。
而古人则是用“哀兵必胜”这个词来形容。
……
“父皇,还是要小心一点,我们如今已经是胜券在握,但御驾亲征的您是我们唯一的弱点。”
萨水边,已经挺进至此的唐军在这前隋士兵亡覆之地扎营休息,等待最后朝着平壤城的挺进。
听着自己女婿的话,李世民一脸的MMP。
朕出来是给你们鼓舞士气的,怎么到你这就变成了拖累了?
其实就是有些话不太好说罢了,眼下的李世民御驾亲征对于唐军来说还真的就是一种变相的拖累。
历史上李世民的御驾亲征算得上是一种被逼无奈,因为那时候没有红薯土豆,甚至连玉米都没有,粮食产量极低,像之前那场蝗灾那么大的天灾要很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