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10 / 12)
一样的。你们自己想一想,初中毕业出来工作一个月赚50,高中毕业一个月赚200,以后有可能还能再涨,那你到底是多赚几年50块更划得来,还是努努力读个高中以后更赚钱?都不带脑子的!”
“更别说,如果是大学生,那直接就能够成为城里人。我知道你们现在一个个做生意,觉得还不错,好像不用读书也可以。但我就问你们是每个人都能做生意做成功吗?更多的人还不就是安安分分的找份工作?而且就算是你做生意做成功了,要是没文化,这公司管都管不起来。”
宋永丰一番话说得明明白白。他家出了两个村里面一致推崇的成功人士,因此,自带光环,大家对他的话都很听从。
“那这修个小学总不能就光我们自己出钱吧?”有村民问。
村支书赶紧说:“我会去向镇里面要求拨款,看看能拨下来多少。剩下的再我们自己出。”
宋永丰就开口:“不管拨下来多少,反正我捐两万块。如果拨款够了,那这个钱就用来额外的建一个图书室。小孩子要多看书,别老抱着个电视看。”
两万块,这钱可不少。
“大家的捐款这一次还是会刻成石碑,立在学校门口。”村支书笑吟吟的说。
一听这个,有人就意动了。能够刻碑放在校门口,这可是很攒功德的,说不定还能流芳百世呢。
当下就有人喊:“没问题,书记,您去政府先问问看看最后缺多少钱?不够的话,咱们大家伙一定掏钱出来把小学给修建好。”
宋泠在旁边默默围观,她决定自己也要捐两千块钱出一份力,然后回去要提醒妈妈,记得把外公的这两万块给她补上。
希望桂花塘村后续不会再出现像刘茂一样的辍学的孩子。
这件事情过去后乔渡马上就要收拾东西去北京,他在北京的集训营里边要度过半个月左右的时间,结束回来之后就立刻要开学了。
黄小蕾开学就要去北舞附中报到,所以也和妈妈提前去了北京,要准备房子之类的事情。
他们俩一合计,索性决定一起走。
宋泠去送他们,有些羡慕:“我还没去过北京呢。”
要是能和他们一起去就好了,不过想想这次还真是不可能。而且他们过去都是有正事的,也没法陪自己玩。
“你上次说了,以后要来北京看我呀。”黄小蕾抱了抱她,依依不舍。
乔渡淡定多了:“宋泠泠,你不是要考法律系吗?北大的法律系就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