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0章 朝堂庙算(4 / 6)
副巨大的堪舆指指画画。
简单打了个招呼,刘弘便也没再绕弯子,决定直入正题。
“韩王部之事,诸位将军应当都知晓了。”
“韩王部何时归汉,尚有不明;然一俟事定,则匈奴必云集精锐骑卒,以攻掠吾汉地!”
“今日,诸位将军便议一议:若韩王部于晚秋归汉,则匈奴之骑,当从何而来。”
“吾汉家又当如何调兵遣将,方可不受胡虏之欺···”
言罢,刘弘便淡笑着稍后退一些,将堪舆前的位置让了出来,最先看向离自己最近的柴武。
实际上,刘弘这番话还是保守了些。
韩王部回归一事,基本已经确定在了八月!
刘弘之所以没笃定的说出这则消息,不过是担心回头有什么意外,让自己落得一个‘瞎扯’的污名而已。
至于‘想个能不被匈奴人欺负的办法’的说法,也是刘弘把话说到了最有转圜余地的程度。
——在已经确定韩王部回归时间的情况下,匈奴人前来的时间,刘弘几乎也能有九成以上的把握!
左右不过是小股部队尾随追杀韩王部,发现韩王部跨过长城就回去汇报,随后,便是大军压境,长城戒严。
从匈奴过往的入侵习惯,以及匈奴在幕南地区的大致兵力分布,也能大致推断出此番,匈奴人会出动多少兵力。
时间、兵力基本确定,要是在确定下匈奴人入侵的方向,那就不是应对侵略者的防守战了。
——时间、地点、目标、兵力都确定,这特么叫打伏击!
都打伏击了,要还是以‘不受侵略’为目的,那刘弘也着实太窝囊了些。
但至于这场仗,究竟是一场面对侵略者的保卫战,还是面对无知猎物的伏击战,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刘弘提出的那个问题。
匈奴人可能来犯的方向,就能不能通过推演提请确认?
在一场伏击战中,时间、地点、目标、对方兵力四个要素,地点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的排在第一位!
时间不确定,可以多花点时间埋伏;目标不确定,问题也不是很大;至于对方兵力不确定,也顶多会对成败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要是地点不确定,那就根本不可能成功。
因为只有确定了伏击地点,才有可能促成一场伏击战;若没有地点,那伏击战就根本无从说起。
——总不能在长达万余里的长城一线,都驻扎足以对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