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8章 战役预案(3 / 6)
即便不顾知遇之恩,也必然会在将消息汇报给刘弘的同时,顺带汇报给柴武。
——作为如今汉室军方的一号人物,对匈战略相关的事务,柴武还是有知情权的。
而现在的状况,是柴武自己做车骑将军时没收到消息,卸任之后,接任者令勉也没传回消息。
这意味着,‘韩王部很有可能回归’的情报,很有可能是刘弘通过另外的、独立于整个北方防线系统的渠道得知!
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的通为什么现在刘弘如此笃定,长安城内却连风论都没有;自己这个大将军,也是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很显然,刘弘清楚的听出了柴武话中的深意。
对于自己的军方最高司令,刘弘也没有在这种事情上隐瞒的打算。
就见刘弘淡而一笑,毫不犹豫,便小声的将此间之事一一道来。
“去岁,卫尉奉朕诏谕,赶赴代北,接替今梁王所留之防务;恰得韩王信之庶子亲至马邑,同卫尉言及部众归汉事。”
“卫尉不敢自作主张,遂八百里加急,以事问朕:今之韩王,乃故韩王信之士子昭;其欲归汉,然所求乃复为韩王。”
说着,刘弘目光坦然的望向柴武:“大将军知,今汉家异姓诸侯之事早已绝,故朕以此为由,未允韩王之求。”
听刘弘说起此事的具体内由,柴武下意识忽略了‘长沙王’这个漏洞,将注意力放到了刘弘的后半句话上。
——以‘不能异姓为王’为由,拒绝了韩王的提议?
对于柴武而言,这个信息可谓至关重要!
道理再简单不过:如果刘弘是想要把韩王信的后人骗回汉室,来一出关门打狗的话,根本不需要具体考虑韩王的请求过不过分。
——反正没打算兑现,直接答应就是了!
而刘弘却是在认真考虑之后,结合汉室如今的客观状况,合情合理的拒绝了韩昭‘异姓为王’的请求。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刘弘根本不是想拿韩王部开涮,而是真真切切的希望韩王部回归汉室!
说白了:韩王部回不回归,重点根本不在韩王信的子孙们是何意愿——韩王部远居幕北,与位于幕南的东胡部毫无可比性,对匈奴而言,几乎是毫无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过十几二十年苦日子,逐渐被匈奴人不重视甚至欺负,韩王部就必然会决定回归汉室。
问题的关键,还是眼前这位小祖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