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6章 新钱五铢(3 / 7)
出。
“若行此钱,则秦半两、高皇帝三铢、吕太后八铢等诸钱皆当废;即废,则民之钱不复为钱,当若何?”
很简单的道理:国家发行了新的钱币,并规定旧的钱币无效,那百姓手中的旧钱,就必然会沦为废纸。
具体到如今的汉室,废黜半两、八铢等钱币,虽然不会让这些钱全部轮为废品,但半两、八铢,尤其是三铢钱那感人的含铜量,必然会使百姓遭受巨大损失。
即便国家以含铜量回收旧钱,也必然会使旧钱得价值大幅降低——原本价值八铢的钱,其含铜量却只能铸造0.8个五铢钱,这就意味着八铢钱,将只具备四钱的面值。
钱的价值直接降为原来的一半,就必然会导致汉室,在一夜之间发生200%的通货膨胀!
即便不考虑经济因素,光是‘财产一夜蒸发一半’的打击,就会使得无数底层百姓,从自耕农滑落为半自耕农、佃农阶级,乃至于直接成为奴隶。
汉室的光辉形象也将受到沉重打击,国家威信急转直下,百姓对汉政权的向心力迅速减弱。
要想避免这样的事发生,国家就只有两个办法。
要么允许旧钱和新钱并行,都可通用;要么,以旧币原有的面值回收,并销毁重铸成新钱。
新旧并行,必然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所以刘弘地选择,就只剩下后者。
“朕意,秦半两、高后八铢,皆以原价收于少府,融为铜,重铸为五铢。”
秦半两、高后八铢,其含铜量都还算不错;虽然这么做,会让政府遭受一定的损失,但相较于百姓,无疑是国家承受损失的能力更强一些。
更何况如今天下本就缺铜,为了尽量把铜收集起来,尽快铸成五铢钱行用,也只能由国家承担这个损失。
至于三铢钱,则有意无意的被刘弘忽略。
——就连百姓,都已经将三铢钱归为‘荚钱’的范畴了!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假币就假币吧,能不能别用卫生纸徒手画个rmb出来,就说这是一张红票子?
造假,也得像一点吧?
听闻刘弘所言,张苍却笑着摇了摇头:“陛下所为,虽负百姓之重,然亦有不周之处。”
略有些心虚的指出刘弘地‘思虑不周’,张苍便再问道:“如此,百姓便可凭寡铜之钱八铢,于官府易多铜之钱五铢。”
“若民复融五铢,得铜铸八铢,复至官府易五铢,该当若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