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7章 看似双赢(2 / 7)
上的天赋,早在遥远的远古时期就已被点满。
哪怕出于‘有备无患’的心理,百姓也会原因在今年冬天,在自家的田里种上一些冬小麦,以备不测。
——万一闹粮荒了,也能有个退路不是?
但过了今年,田亩收成恢复正常,百姓恐怕就不会再愿意种植冬小麦了···
这个问题,刘弘想过无数种方法,包括强制勒令、奖金激励等方案,都曾出现在刘弘脑海当中。
但最终,还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给了刘弘最佳答案。
什么样的事,百姓会自愿自发,甚至争先恐后的去做?
答案很明显:有好处,有明显利益的事!
以利益引导百姓——这也算是刘弘在这段时间里,所得出的一个小收获。
当然,好处不能全让刘弘占了,还得让外朝从这件事上尝到甜头,才能让冬小麦的推广,细水长流的贯彻下去。
主意已定,刘弘便抬起头,望向眼前的二人;主要还是等审食其的答复。
粮食歉收之年,趁冬季抢种一些价值不高的作物,此例早已有之。
——智慧的华夏人民,早就发现了‘趁着农闲,在田间种一些豆类作物,可以提高土地肥力’的规律。
但审食其面色却是几度流转,最终还是隐晦开口道:“补种宿麦,自可解关中粮米不丰之虞···”
审食其没说完的后半句,也顿时出现在了刘弘地脑海中——可是丞相府的问题还是没解决啊!
农税该少还是少,陛下你还要减税,这让外朝怎么活?
就见刘弘淡笑一声,成竹在胸道:“朕意,今岁农税减半,以三十税一输之;及至口赋,则降至四十钱。”
农税减半,口赋降为原来的三分之一,这是历史上的文帝刘恒都曾做出的仁政。
作为穿越者,刘弘没道理连刘恒都比不上。
即便不考虑这个,汉室今年的状况,也到了非减税不可得地步。
——百姓的收入本来就大幅降低,要是不减免一部分税赋,让百姓稍微缓口气,不知道有多少自耕农家庭将面临破产,轮为半自耕农,佃农,甚至直接卖身为奴。
失去了自耕农阶级,就等同于国家失去了一家子的纳税人,这买卖显然不合算——固泽而渔的典故,刘弘还是知晓得。
但审食其本就阴沉的脸色,闻言却是又黑了一些。
口赋减不减,跟外朝关系不大,左右口赋也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