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1章 惠帝亲子(6 / 7)
在了侧后方的刘恒,以及另一侧的代王太后,历史上的文帝太后薄氏身上。
“代王于夏四月就国之时,朕母怀胎当已有三旬。”
“便是代王彼时年幼,亦有王太后居于宫中;于宫中之事,当知之者甚多。”
言罢,刘弘满是苦涩的一拜。
“敢请王太后仗义直言,解朝臣百官、苍生黎庶之惑:朕,可为先孝惠皇帝之血脉?”
看着刘弘委屈的祈求代王太后,以证明自己血脉时的模样,阙外百姓无一不被震惊,旋即齐齐叩首:“陛下万莫如此!”
“陛下神圣而生,仁以爱民,尽得先孝惠皇帝、太祖高皇帝之遗风,自当乃孝惠皇帝血脉!”
言辞激烈之间,甚至有不少百姓声泪俱下,惹得宫墙附近的朝臣百官,也是不得不挤出几滴眼泪,对着高台上的刘弘叩首不止。
在长安百姓眼中,此时的刘弘,就是一个死去所有亲人,无依无靠,却连最后一丝尊严——血脉,都差点被人夺去的凄惨少年。
——试问谁家男子会被上苍薄待至斯,年幼丧父不说,还要被人怀疑自己的血脉?
这一刻,长安百姓脆弱的心灵彻底破防,看着高台之上委屈至极,却仍旧不忘挺直腰杆,维持君王体面的少年皇帝,不由深深心疼起来。
这一刹那,在围观百姓心中,刘弘不再是单纯的帝王,高高在上的天子。
刘弘,还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托付给这长安城内的父老乡亲,托付给这关中之民的少主。
有此一遭,无论代王太后说什么,长安百姓都必然会确信:当今刘弘,必然是孝惠皇帝的血脉,是太祖高皇帝的血脉!
淳朴的长安百姓也愿意相信:一个能将自己的口粮拿出来,分给长安百姓吃的皇帝,必然是继承高皇帝‘约法三章’之风的刘氏天子!
便是这沉重中略带些哀痛的氛围之下,代王太后短短几句话,终于为‘上非惠帝子’一言,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陛下既问,老身自知无不言。”
规规矩矩一拜,薄氏稍上前,深吸一口气,复又缓缓吐出。
“太祖高皇帝十二年春元月,孝惠皇帝幸嫔张氏,此事论制,由宗正录于册。”
“春三月,张氏连呕不止,吕太后遣医官诊之,脉喜;然时太祖高皇帝病重在榻,遂无大肆庆之。”
“及至春四月戊午(二十五日),太祖高皇帝驾崩,国丧。”
“丧毕,老身受吕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