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6章 母慈子孝(2 / 6)
前顾后,左右为难。
作为长安两支中央部队之一,北军天然的具备对统治者的无上忠诚,其军队组成,又导致这支部队从某种意义上,代表着政权的基本盘:关中。
不严谨的说,哪怕北军是几万个毫无可取之处,只懂摆谱的花架子,刘弘也必须为了照顾关中人的情绪,将北军捧起来。
更何况事实并非如此:撇开系统漏洞飞狐军,整个汉室天下,最能打的就属丰沛子弟为班底的南军,以及关中子弟为框架的北军。
相较于守卫皇宫,没有太多出征机会的南军,北军甚至稍胜一筹!
从这个角度而言,北军是刘弘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的——非但不能放弃,还要无所不用其极的攥在手里。
但北军在诸吕之乱中的立场,又使得刘弘潜意识中,无法完全信任这支光荣的部队。
偏偏北军的问题,由于其本身与关中百姓盘根错节的情感纽带,还不用简简单单用一句‘一日不忠终生不用’来解决。
对于这件事,刘弘可谓是伤透了脑筋。
最终,刘弘也只能是试探着拿出一个折中,且十分耗费心力的办法:保留编制,定点甄别高层军官,并在一定程度上打乱重组。
而对于周勃下狱一事冷眼旁观,便出于刘弘这个方面的考量——刘弘想看看,周勃在军中的威望,究竟高到了怎样的地步。
此事,非但关系到北军日后的发展,还关系到刘弘对汉室军队的认知,以及对枪杆子的掌控。
但最终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除了那三个前来求情的北军校尉之外,刘弘完全分不清其他的人,究竟是出于什么缘故,才决定为周勃求情。
例如原南军那几个跳出来的二货,可能是单纯出于对老乡的情谊,才跳出来为周勃开脱;朝中的官僚,也大都以‘时值大乱之际,赫然治罪当朝三公,此亲者痛仇者快’这种大局的角度,来劝说刘弘暂时释放周勃。
甚至就连皇党一系的官员,如虫达、张苍等人,也都曾隐晦的提醒过刘弘:陛下,至刚易折啊···
北军那三个校尉,自然是周勃的爪牙,张苍等心腹,也确实是从大局的角度出发,才提出这样的意见。
但其他人呢?
该如何甄别?
结果就是:只要嘴上说着‘以大局计’的,都只能按照忠臣处理。
这使得刘弘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落入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