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2章 高后九年(2 / 3)
的武装冲突。
——打来打去,死的都是汉人,死的都是汉军;无论输赢,刘弘血亏啊!
如果陈平周勃等人带着北军,跟刘弘率领的飞狐军干一仗,即便刘弘最终赢了,那损失的,还是汉室编制内的北军,以及部分飞狐军。
也就是说,但凡发生武装冲突,刘弘就将面临陈平一党‘用刘弘地兵打刘弘’的尴尬局面。
虽说北军已经被刘弘记上了小本本,亲密程度远不及南营的飞狐军和南军,但归根结底,北军还是汉室的军队!
对身为皇帝的刘弘而言,北军依旧是刘弘地兵!
手心手背都是肉,哪边有损失,刘弘都会痛——这么些个兵,留着打匈奴人不香吗?
如果说,之前刘弘竭尽全力的避免双方发生武装冲突,是没有必胜把握的话,那现在,刘弘则是想以最小的代价,了结陈平周勃等人。
——能用嘴说死,何必动手呢?
后世诸葛丞相做的就很好嘛!
而刘弘之所以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收获如此巨大的信心,甚至已经有资格去考虑为了胜利,自己怎么样才能少付出些代价···
这一切的原因,都浅显直接的摆在了刘弘面前,未央宫宣室殿殿堂之上。
西汉与其他封建朝代最大的一处不同,便是西汉开国初,朝堂几乎没有文人士大夫阶级的代表!
无论是开国十八功臣,还是刘邦前前后后册封的十七位异性诸侯王、一百四十三位列候,都与文人阶级扯不上什么关系。
汉初,几乎每一个爬上高位的勋贵,无不是靠着实打实的战功,毋庸置疑的彪悍战绩,而得到高官厚禄。
所以,西汉历史上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前一秒还在战场上厮杀的将军,下一秒就能安坐于庙堂处理政事,甚至于吟诗作赋!
而昨天还在长安有司打着政治排球赛的‘文官’,也同样能在国家有难时争先恐后的请命出征,摇身一变,成为威武霸气的将军。
这,便是西汉强大军事实力最真实的写照——汉室官员,没有一个软脚蟹!
谁能想象到在历史上贵为帝师,为景帝奉上削藩策的御史大夫晁错,其生前的常朝,基本都是在拳打丞相申屠嘉、脚踢魏其侯窦婴;头顶少府令刘舍,牙咬太常卿袁盎中度过?
就连史书上被赞为‘计相’,传闻数学造诣颇高的张苍,也是凭借着军功得封北平侯,甚至到了一百岁,还能有力气传宗接代的猛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