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读书人果然好骗(一更)(2 / 3)
个读书人,怎么作风却像是小人。”
中年男子整理着衣裳并挺直了腰板,这一刻他终于像是个文人了。
“不是我想赖账,是这些酒楼里的打手见我没钱就囔囔着要剁我的一根手指作为抵押,那我哪能把手指抵押在那啊!”
中年男子耸耸肩,“然后接下来就是小友看到的那样了,他们追了我一路。”
赢子苏扶额叹气,从中年男子的气质上来看,这厮还真是个读书人,而且听口音也不是秦国本地人,既然是外来学子,那身上没带点钱还真没人信。
“先生叫什么名字?”赢子苏一边说一边给百将一个眼神,百将点头后便走向那群打手,将一小袋的银子丢了出去。
其中一个打手接过钱袋将其打开,其他打手凑了过来,看到里面的银子几个人顿时眼睛一亮,几个人笑了笑,抱拳后转头离去。
“在下茅焦,齐国来的学士,想去咸阳宫谋得一官半职。”茅焦作揖道。
“茅焦.......”赢子苏的眉微微一抖,就是那个劝说嬴政将赵太后迎回咸阳宫的能人。
茅焦出现在了这里,那么想必咸阳应该是有大臣对嬴政上书谏言求嬴政请回太后了,但这些大臣无一例外,他们都死了。
嬴政因为这事一怒之下杀了二十七个大臣,各种死法的都有,可以说这是嬴政早年统治时候在政治上最大的错误。
二十七位为了秦国社稷着想的大臣,说杀就杀,对秦国而言简直是挖了一大块肉。
茅焦,第二十八位谏言的齐国学士,靠着不怕死的勇气和逻辑清晰的言论,将嬴政从错误中及时拉回,不仅改善了嬴政赵太后的母亲情谊,还给嬴政讨了个好名声。
“茅焦先生,这酒钱我替你出了,算是我俩有缘见面一场。”赢子苏微笑着说。
茅焦大喜,“那就谢过小友了。”
赢子苏微笑,心想若是让茅焦去了咸阳一定会知道那二十七个大臣是为了劝谏而死,而茅焦将会把他心说想要对嬴政说的话都讲述出来。
历史上的茅焦的结局是劝谏成功,被嬴政封为上卿,这可是不小的官职。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载廉颇之右。”
廉颇在当时可是赵国大将军,为武臣里官职最大,能在位载廉颇之右可想而知这个上卿的官职也只是比大将军低一点。
茅焦是从齐国来的学士,只因劝谏有功,嬴政便命其为上卿,那这茅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