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来信 [VIP](5 / 7)
午杨秀丽那事儿,问她妈:“妹妹的事儿定下了?”
何美芬见不得女儿辛苦,接过小老二回道:“是的,就是农场里的曹同志,你妹妹也是有福气,听说是帝都人,家里是当官的,响应国家号召下乡,将来指定能回城。”
杨秀丽能嫁个好人家,何美芬半点都不嫉妒,是真心为她高兴。
“就是这嫁妆方面……”何美芬说了一半住嘴,杨晓身为继姐也不好再打听,娘家实在有难,估摸着以后会和她说。
吃过饭,第二天收拾收拾回家,杨晓正式开始翻译。
翻译是个细致活儿,不仅需要有外文功底,国外大量知识储备,文学素养,同时还需要强大的中文水平。
尤其是诗歌翻译,特考究,杨晓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琢磨。
为了既要方便国内人的理解原文的创作精髓,杨晓也必须看遍作者的过往作品,理解时代背景,深挖作者的创作意图,然后把所有的理解糅杂在一起,绘成一场孤独的创作之旅。
大毛最近发现后妈经常埋首伏案,自己自觉把皮绷紧了,不再人嫌狗憎调皮惹祸。
终于在截至日期的前一天,杨晓翻译完毕,摸着稿子满意地誊写一遍,满怀期待地寄出信。
像这类的翻译她前世做过数遍,然而没有一次像现在这般忐忑,前世那些不过是闲暇时的兼职,然而,这次稿子能不能通过将给她一个工作出路。
以后随军她也可以继续翻译稿子获取报酬。
在等待的日子,杨晓一边上工一边做些家务琐事儿,而在这期间,西坡村的日子并不平静,先是大队的粮库差点被外人偷了,当天晚上灯火阑珊,杨晓也搂着俩孩子踢着藤编鞋去她们家附近的粮仓点守仓。
一年过了快大半,西坡村的上半年的收成还行,然而征粮后也就仅剩一点儿够大队紧巴巴撑到明年。
这年头大家都不好过,日子过急了树皮不啃了便生些坏心思,尤其是收粮后,混子不敢偷自家大队的粮食,隔壁大队便遭了殃。
大队长早就做了准备,队里仓库白天夜晚都安排着人守夜,一抓就抓了个正着。
然而村里没损失,老韩家却出事了。
这几个混子去偷粮食前都踩过点,收集西坡村的信息,其中一人知晓月前老韩家的分家大事,老太太攥着二儿子几千块的卖命钱,这人便生出了小心思,在其他人去偷粮的时候,他去把老太太藏床板下的六千块偷了个干净。
老太太嚎啊,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