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1 / 5)
“大师,如若小女不曾记错,您该是威德年间临世……”于珊看着智浅苍老的面容,犹豫了片刻,还是忍不住将疑问诉诸于口,她真的很介意,是不是因为她的原因,才使得智浅老的如此迅速。
不是于珊咒智浅,实在是智浅老态龙钟的样子,给了她一种他即将皈依佛祖的感觉。
智浅的见于珊一脸不安,斟酌片刻,解释道:“阿弥陀佛,小施主多虑了,普安寺是国寺,享王朝供奉,便该为国解忧,是贫道道行不够,虽与小施主结下善缘,却仍旧勘不破机缘,此间事体,牵扯繁复,与人无忧。”
智浅脸上明明无喜无悲,却给于珊一种一滩死水的压迫感。智浅再没有前世的豁达,也没有今世第一次见面时的跳脱,他面对着于珊,虽没有指责不满之态,却也没有了以往的自然。
于珊神色木然,不知该再回句什么话,她没有慧根,也不供奉神佛,所以听不懂智浅的话,她只是呆呆的站着,手心却慢慢湿了。谢昆最先察觉到她的异样,担忧的看了她一眼,便是在众人面前也不肯松开她的手。
这之后的斋饭吃的是索然无味,只有于安吃得香,他虽也察觉到了不对,但他挺有自知之明,不计哪里出了差错,他都帮不上忙,倒不如表现的无忧无虑一些,还能让大人少操一份心。
“老夫人,贫僧道行有限,所卜卦者,信则有,不信则无。”众人饭毕,智浅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将选择权交给了老夫人。
“大师过谦了,望不吝赐教。”
“也罢,贫道姑且卜之,老夫人姑且听之。”
智浅说完这些话,竟是阖了眼,手上念着佛珠,犹豫了片刻,才接着说:“贫道与于公有旧,早年便说,于爵府厚积薄发,断没有中庸之态。眼下乱世将起,敌强我弱,群星却频频移位,悬于西北,唯有于爵府夺天命之造化,富贵盛极。”
老太太听罢,脸上不仅没有一丝一毫的欣喜,反倒有些苍白。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是于爵府的祖训。于爵府并不是没有风光富贵过,作为制衡另外三爵府的工具,历任皇上都给予它无极限的信任与嘱托,实权它曾经掌过,兵权它曾经握过,与皇室的关系也曾亲密过,只是一代代下来,眼见圣上的信任愈发浅薄,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唯有中庸之道最稳固。所以,掌权的一脉,慢慢都成了于府的支脉,直至断了关系,于府嫡脉才平庸了下来。
智浅说完,好像也察觉这话与老太太说不着,于是再开口已经转了话题:“凤命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