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慈善项目(4 / 12)
和甜品屋,书籍的出售只占了很小的一个比例。书籍销售方面要像个办法,否则,温暖书城就不是书城而直接改名叫温暖咖啡馆算了。”
明一一看着报表上直观的对比图,有些无奈,她已经很努力了,但书籍销售半死不活的,也难怪这么多的书店在倒闭关门。
“我们已经不定时的请一些原作者来签名销售,不过,成绩还是不太理想。”李文景也无奈,但现在的人看书有了更多更方便的渠道,所以书城的书籍销售就成了死水,搅不动。
“纯书店经营艰难。现在不少的书店都以温暖书城为模板,在变更经营模式。”李文景这两个月也做了不少的调查工作,对书城的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
“最讨厌跟风了,却又没有办法避免。”明一一把手中的报表扔在桌面上,虽然她也很喜欢借鉴别人的有利模式,但看到别人在模仿自己,她就是不爽。
明一一看着李文景,“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让温暖书城在一众书城中脱颖而出?成为别人只能仰望,却无法超越的典范?”
李文景暂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长江后浪推前浪,多少的前浪死在了沙滩上?想要做到‘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是一两句话,一两个项目就能胜出的。
明一一皱起眉头。虽然现在温暖书城也是B市的第一书城,但它的业务太杂,并不是单纯的书城。按照现在的发展比例,它可能会因此而偏移了初衷。
“现在买书的人太少了。”就算有了想看的书,在网上就能看到,谁还愿意买书,然后捧着厚厚的大砖头看?手机在手,天下我有,想要看什么样的书没有?
明一一咬着唇,大大的黑眼珠在骨碌咕噜的转着,“算了。我们慢慢来吧。”
“对了。市场部和网络书城都提出建议,想要有属于温暖书城自己的出版社。”李文景眼神暗暗的撇了明一一一眼,“虽然我们和厉氏出版合作得很愉快,但随着网络书城的发展,我们拥有自己的出版社是发展所趋。”
大家都知道温暖书城和厉氏出版曾经是一家,但厉明晟把温暖书城送给了明一一后,温暖书城和厉氏出版就不是一家,而是合作关系。
但,如果明一一撇开厉氏出版,会不会被人说忘恩负义?
而,厉明晟又会怎么想?
虽然,厉明晟和温暖还有明一一等人都没有承认,但大家都知道明一一是厉明晟的亲生女儿。
明一一又会怎么选择呢?选择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