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1 / 4)
其实汉时, 刘邦嗝屁后、吕雉扶持幼子登上皇位, 遭遇匈奴围城时也发生过这种事儿,不过那时的匈奴过于强大,即使如吕雉那般女子、气急败坏之下, 也不得不婉言拒绝,以自己年老色衰,配不上匈奴王为由将求娶事情糊弄过去。
杨太后生气自然是生气的,不过那气在看到满朝文武的反应后,又很快的去了。杨太后心知打是不可能的,但要让她学吕雉那样婉言拒绝,杨太后也做不出,索性就让文采风流的施首辅写一封言辞激烈、恶毒的回信, 能气死皇太极最好, 不能气死、而是气得吐血的话也好,杨太后相信以明达为首的辽东将士正磨刀霍霍、等着鞑子兵打上来呢!
哼, 你诱我大明主动出击、有陷阱等着,为何我大明不能设下陷阱、等着你送上门来呢,所谓礼尚往来便是如此……
至于皇太极会不会被气, 那是显而易见的, 要知道就华夏五千年的文化来讲, 要说最毒的,除了不通人~伦礼仪的蛮夷之辈,便是读书人了。读书人的那张嘴啊,有时可真是杀人不偿命!
这不, 被杨太后授与重任,施首辅只熬了一个通宵,就写出一篇用词华丽、没有一个脏字却让看的人无不气血上涌、面红耳赤,只想挽袖子跟始作俑者拼命的回信。
施首辅写完后,先是摇头晃脑感叹了一番自己的好文采,然后才挺着大肚腩,如慷慨就义的勇士一般、兴冲冲的进宫面圣。
“很好,哀家就知道施爱卿一定不负哀家的所托!”
杨太后满意一笑,然后暗搓搓的开始期待皇太极这凑不要脸的大叔收到回信的反应,是气得吐血呢,还是气得吐血!
皇太极现在刚满四十,相比二十岁就守寡做了寡妇的杨太后大了一轮,的确当等大叔这个称号。不过杨太后料错了一件事,那就是皇太极收到讽刺意味十足的回信,根本就没有气得吐血,反而哈哈大笑……
“这慈禧当不得吕后,性子也太刚烈了。”
好吧,听皇太极这意思,他自比匈奴那时的王者冒顿单于,兴起写了一封意思与冒顿单于写给吕雉意思相近的求娶信,本以为杨太后最多学吕后那般婉言谢绝,却不曾想杨太后盛怒过后,没有说兴兵相对,而是回了一封通篇看不到骂人的字眼、却句句就在骂人的信来。让被人明讽暗刺、骂禽兽不如的皇太极都忍不住对写信之人的风采大为叹服!
皇太极生气吗?肯定是生气的,但却没有到气得吐血的程度。皇太极到底是一代枭雄,眼界自然与常人不一样,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