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当太后的这些年! >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八章(2 / 4)

这明显是恩赐的话语令戚承志傻眼了,好半晌才语气激动的道:“承蒙娘娘厚爱,下官一定让小子好好伴驾,陪伴陛下。”

杨太后微不可见的点点头,这才开始说正题:“戚将军你是山东蓬莱人,哀家问你,这海禁一事是好是坏?哀家到底是该继续海禁,还是撤了海禁。”

闻言,戚承志脸色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暖阁内一时无声,所有人,包括小皇帝朱慈燐都将目光放在了戚承志的身上,让戚承志倍感压力。

过了半晌,一直眉头紧锁的戚承志脸色转变为坚毅。他拱着手,恭敬对杨太后和坐在她身边的朱慈燐小皇帝说道:“娘娘,陛下,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自然是真话!”杨太后懒得搞‘何为真话?何为假话’的装逼行为,直接斩钉截铁的问道。

“既然如此,还请娘娘、陛下恕臣无状。”戚承志语速不快也不慢的说道:“□□时期,倭国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在战争中失败了的倭国诸侯,就组织倭寇(即武士、商人、浪人的统称)到来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对此,□□爷为防沿海倭寇作乱与海盗滋扰,便下令延续自元时就有的海禁。”

明早期海禁主要对象是商业(商禁),也就是禁止当时的华夏人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进贡除外),明永乐年间,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是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而后随着倭寇之患,海禁政策愈加严格。

海禁之事说起来有利也有弊,利方面来说就是起到了自我保护,但却使国人的眼界越来越狭窄,也大大阻碍了中外的交流发展。

到了明隆庆年间,中枢朝廷倒是调整了政策,允许民间赴海外通商。只是到了永乐年间,倭寇再次在沿海作乱,海禁再一次开启,到了嘉靖年间,更是进一步加强了海禁政策。别问杨太后名下的商船是怎么出海的,呵呵,对于真正特权阶级的人来说,海禁有等于无,海禁禁的只是民间的商人和外国来华经商的商人罢了。

当然明面上是这样,但私底下嘛,就如杨太后让夏时安排人手、将大批丝织瓷器贩往欧洲各国一样,与大明官员们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商人们中也有暗中这么做的,不然走私商人又怎么想到利用海运北上给后金鞑酋送粮草呢!

正是因为这样,杨太后才打算开了海禁,将后世几个重要的海港城市圈出来,作为对外经商口岸,与外界互通有无,以繁荣的对外贸易刺激国内,让国内的那些特权阶级和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