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2 / 4)
算再出现□□、也有多余的粮食来赈济饥民百姓!”
“老夫懂你的意思,只是辽北乃是鞑子们的老巢,要想将那么变为大明的粮仓还要徐徐图之。现内忧外患,国事艰难,咱们辽东守军只能暂时是守军,无法主动出击啊!”
“就算能主动出击,只怕我们一旦做了,必会被士大夫们群起而攻之。”冷冽而嘲讽的话语响起,却透着清脆,显然插嘴说话的乃是女流之辈。
“你怎么来了!”
明达憨笑看向来人,来人正是他的妻子,熊婉优。
熊婉优笑着道:“家中仆婆做好了饭,却不见你和爹爹的身影,妾身便猜测你们来了书房谈事,果不其然,确实如此。”
熊廷弼哈哈大笑了一声,也没在谈论暗谕之事,而是一起出了书房到大厅用膳。三日后,熊廷弼私下去找了孙承宗商议一番,随后便带着袁崇焕、满桂二人悄然离开辽东,前往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等关口置防。
没过多久,陕西延安、庆阳等地,饥荒果然如期而至。好在以施首辅为主的大明官员及时应对,才将大规模的饥荒控制在了一定可接受的范围。而随着一批又一批的粮食运往陕西延安府等地,国库存粮开始告竭,市场粮价又开始猛然飙升时,时不时青筋跳动、脑门疼的杨太后再一次发飙了。
“简直丧了天良,此等大灾面前不思帮助朝廷共渡难关,反而一个劲儿的哄抬粮价,怎么打量着哀家没有处理他们私卖粮草给后金鞑酋,觉得哀家仁慈了,所以胆子回笼、准备狠捞一笔国难财?”
杨太后浅笑盈盈、居高临下的隔着一层白色的珠帘,睨了一眼表情各不一的文武大臣。他们大多碌碌无为,见风使舵,简直可以用尸位素餐来形容,当然也有好的,但这比例真的真的太少了。
好在她本来就不期待她手中能有纯粹的好官,只要大致方面没错就行。只是她万万没想到,或许想到了却没有多在意,这群食君俸禄的东西居然不思为君分忧,反而不断的拆台,有的甚至为了千八百两银子,就为走私商贩打了掩护……
呵呵,在她提出不准再将税收而来的细粮粗粮兑换成银两时,不引以为戒,反而更加变本加厉的收刮钱财……
“听说鞑子那边有个规矩,不管是谁,只要不是姓爱新觉罗的,就要自称奴才。”杨太后依然笑着,语气也柔柔,好似跟人在拉家常一样说道。“按说这种事只有蛮夷才会干的,可偏偏从咱们这出去的汉奸、却以能当奴才为荣。听说那个叫什么范文臣的,被鞑酋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