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5 / 7)
丝绸、瓷器特别感兴趣,可能咱们这样的吃食,洋人也不大习惯吧!”
阿俏上辈子见过洋人,甚至她的“阮家菜”还真个儿接待过洋人食客。所以阿俏对那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并不觉得特别惊异。只不过上辈子她接触过的是“中国通”,这会儿见到了真正一句中国话都不会说的洋人,倒有些紧张,真不知见了该如何沟通。
好在那洋人是带了通译的。
少顷,这洋人由通译陪伴着缓缓过来,摆着一副随处看看的样子,经过阿俏她们的展位,大约是被那一大盘的鱼脍吸引,于是就叽里咕噜地问那通译。阿俏猜大约是问她们的展位是推介什么的。
只听那通译不断地回答:“缫丝,缫丝……”
这下阿俏摸不着头脑了。
缫丝厂?惠山这一代,缫丝厂是挺多的,原来总是跟她对着干的李善人,家里就开有缫丝厂。
可是缫丝厂产出的丝绸面料,不在这个区,在隔壁一个展区啊。
通译还在解释,洋人大约对这些不大感兴趣,踱着步就走了。阿俏她们不免都有点儿失望。
突然,阮清瑶悟过来什么,大声说:“我明白了。”
阿俏问她,她只说那通译说的不是“缫丝”,而是在解释,她们所做的是一种酱汁。
阿俏目瞪口呆,小声说:“原来‘缫丝’,就是‘酱汁’的意思啊!”
她一竖大拇指,赞道:“二姐,你原来是会洋文的,这个真真了不得。”
她这么一说,旁人就都对阮清瑶上心了,“哎呀呀,真看不出来,这么漂亮的一位大小姐,人长得端庄,竟还会说洋文。真是教我们见识到了!”
阮清瑶登时一阵得意。
她确实在学校里修过英文,只不过从来没真刀真枪地上手用过,离开学校之后便渐渐都忘了。没想到在这儿竟然听懂了一句通译和洋人的对话,令她一时兴奋不已。
正在这时,远远地,又见到有个洋人,高高大大的个子,顶着一头金色发红的短发,鹤立鸡群似地走过来。
阿俏赶紧捅捅阮清瑶,说:“二姐,又有洋人过来了,看上去没带通译。姐,你去招呼招呼他呗!”
阮清瑶一个激灵,心想,她不过就是蒙对了一个词儿而已,哪里就真的能和洋人交流了?
可是阿俏却比她快一步,还真的探出身子去,向那边的洋人招了招手。
那洋人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周身收拾得干干净净,看上去斯文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