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3 / 7)
酱菜切成小丁,尝起来便不会显得太咸,众客商品得有滋有味,然后再瞅瞅后面,酱菜都是盛在一罐一罐的玻璃罐头里,便于售卖,也方便运输。
这样一来,当即有人拍板,向袁平讨要了酱园的产品名录,还有人想要现场下订单的。
阿俏总算舒了一口气,心想费了这么大的功夫,总算是见成果了。
她一扭头,见到赵立人那边也已经订出去好几箱子玻璃瓶装的酒了。大家相互看看,心里都很是舒坦,觉得此前的努力,没有白费。
可是待到下午,阿俏就又觉出问题。
她家酱园的出产,酱油其实是大头。她家出产的酱油醇厚鲜甜,极其提味儿。这次参展,酱园也准备了不少酱油带来。但是很明显,酱油的销量不如酱菜。前来的乡亲和客商们很明显都将注意力放在酱菜上。
阿俏仔细观察,觉得这是他们将酱菜切成小丁,任君品尝的缘故。旁边赵立人酒坊的小酒也很受欢迎,因为赵立人的展位上也一样摆出了样品,欢迎人们品尝。
可谁没事儿上来“咕咚”一声,喝一口酱油哩?
到了傍晚,大家将展位收起的时候,阮清瑶点算了一下今天的成果,告诉阿俏,想要预订酱菜的客商总共有十七家之多;然而对酱油表示了兴趣的,却只有两家。
这个比例太悬殊了。
阿俏皱着鼻子看着桌上隔着的酱油瓶:很明显,这并不是她家酱油质量不好的缘故,说到底还是推介的方式有问题。
阿俏想了想,说:“我有办法了。”
第二天,阿俏起了个大早,阮清瑶还在禅房里睡大觉的时候,阿俏已经起了床,去摘了一篓桑叶,而且去渔家码头看过了。
“阿俏,”阮清瑶迷迷糊糊地起来,见阿俏的正在将清洗过的桑叶一片一片地晾干,便迷迷糊糊地问,“你这是在做什么?”
阿俏皱皱鼻子,冲二姐说:“我想了个折儿,今天应该能多订一点酱油出去。”
阮清瑶定定神,“就凭这些叶子?”
这时候的桑叶早已长成大片,叶脉坚硬,蚕儿也吃不动了,所以乡间到处都是,无人问津。
“当然不止这些,姐,您就瞧好了吧!”
少时大家一起往会场那里赶过去,阿俏则背着从范盛光那里借来的一只银杏木的大砧板,还有一把她用惯了不离身的厨刀。
到了会场,已经有渔民老乡将阿俏要的新鲜青鱼送来了,盛在一口浅缸里。阿俏拎了一条,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