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1 / 6)
阮家过年席面上添的三样贺年大菜:长鱼羹、一品锅、什锦菜。这三道菜,都是味道精致,寓意吉祥的菜色。
长鱼羹不用说了,取“常余”二字的谐音,鱼肉细嫩,羹汤鲜美。
一品锅,颇有些像是阮府佛跳墙的翻版。热气腾腾,香味四溢,满锅食材尽皆显露出真面目。一锅菜,诸菜诸味,共冶一炉,便诸味相和;而一厅人,人声鼎沸、互相道贺,则喜庆团聚。
三道贺年大菜里,看着最平平无奇,但却总是最受欢迎的,却是那一道纯素的“什锦菜”。
这什锦菜,至少用十种不同样的素菜分别炒制而成,讲究的人家做起来,种类往往达到十六种或是十九种,取其“和顺长久”之意。每种蔬菜各有讲究与寓意,如那黄豆芽形似“如意”,预示着“万事如意”;荠菜音似“聚财”,乃是预祝来年“招财进宝”;黄花菜寓意“繁花似锦”,豆干千张则意味着“千秋兴旺”,如此种种,不可尽述。
什锦菜全由素菜做成,看似简单,但是极耗费耐心,每一样都要细心处理彻底洗净,再切成一样粗细长短,分别炒制、调味,去除多余水分,最后再一起在大锅内炒匀,淋上香油。
这道菜除了寓意极佳之外,口感清淡爽口。年节时候人们吃惯了大鱼大肉、荤腥油腻,偶尔来一份纯素的什锦素菜,是极好的调剂。阿俏他们时常见到席面上各色大菜多少都会剩下点儿,但是这“什锦菜”却是最早光盘见底的。
阮家除了要做生意之外,自家也要贺年。阮家长房今年早早送来了信件和年礼,只说大伯阮茂才年前要在上海招待他留洋时认识的同学,没法儿赶回省城看望老爷子,所以请弟弟这一房好生照顾阮老爷子,承欢膝下。
而阿俏的弟弟浩宇这时也已经返校归来。腊月廿三,阮家人终于找了个机会一起坐下来,算是提前吃一顿团圆饭。
阿俏就也将她给席面添上的这三道菜摆在了自家团圆饭的席面上。
阮老爷子望着那“一品锅”赞不绝口,说是颇像南面的“盆菜”。他老人家年轻时曾经四处游历,各地美食,尝试过不少。
阮清瑶看着“一品锅”,却觉得像那天在路边摊上吃到的“火锅”,搁在席面上始终小火“嘟噜”着,吃到嘴里永远是热腾腾的,再也不怕放凉了。
而阮茂学却对席上那道“什锦菜”情有独钟,转头望望太太宁淑,说:“夫人,这道菜一上,年味儿就有了啊!”
宁淑想起旧事,面上透着淡淡的红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