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分猪肉(六)(1 / 4)
薛家老一辈是按仁、义、礼、智、信, 排行的,薛琳的爸爸薛校长薛长智实际上行四, 但因为原来行三的长礼七岁夭折, 他就成了薛三,后面四叔叫长信, 五叔叫长德,薛家老一辈开始就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除了大伯没有出村子之外,余下的最低也读到了中专, 这在当年也算是难得的“书香门第”了, 近的住镇上,远的比如四叔一家在上海,五叔一家原来在杭州, 后来去了广州。
二伯一直在做“干部”,现在已经从乡长的位置上退下来了,二伯家的三堂哥学习不好,十八岁出去当兵, 一直留在部队,两口子在长春的儿子家养老。
四叔原来做点别的生意, 后来长春藤教育做大, 他干脆从原来的生意退了出来, 抵押了一套房子, 加盟了长春藤教育,现在做得风生水起, 已经从上海扩散到了整个长三角地区。
四叔的女儿薛菲从曼大毕业之后本来想继续读书的,见家里做培训机构做得这么好,直接回国了,她本来英文就好,又有留学经历,现在已经执掌四叔在上海的大半壁江山,四叔四婶已经准备退休了,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这么早回冰城过年的原因。
五叔在广州做得是家俱生意,自己还有一间家俱厂,本来就做得不差,薛琳采购办公家俱一直是从他手里采购的,五叔从来发货都是一分一毫都不差,质量外观都有保证,薛琳也乐得给五叔介绍别的生意,五叔现在也算是一方豪富。
说起来只有大伯一家还在“固守田园”,这些年包山,养猪,没少折腾,总之不管做什么生意都是“没本钱”,希望弟弟们支援,二伯长义性格倔犟,跟他伸手一次,他怼一次,二伯也就不敢张嘴了,手松又爱面子的比如薛校长,时常是“借”一百”“给二十”,家里老婆比较厉害的比如四叔、五叔,干脆把手机号都换了,不肯借钱,他们的关系搞得也很僵。
但不管内情如何,过年回乡上坟祭祖,大家看起来还是一团和气。
大伯家房子修得很大很气派,算是村里的“地标性”建筑了,为了建这套房子,他们向薛校长两口子开口借十万,声称这是“祖宅”修气派些,向大家借钱,薛校长给了两万。
现在看这套房子,开间七间房,两边还有库房、能养上百头猪的猪圈,院子里停了农用车,家用轿车,真是一点都看不出大伯一家生活有多“困难”。
大堂哥的女儿已经长成个大姑娘了,考上了省大,现在读大一,十分的漂亮洋气,比城里的女孩也不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