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遥远(二)(1 / 7)
所谓的民谣歌手, 多半都是有自己的个性的,九十年代最流行的是校园民谣, 歌手们穿着格子衬衫抱着吉它自弹自唱, 青春洋溢好像未来有无限的可能。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流行沧桑, 歌手们留起了长发, 穿起了牛仔服,自我陶醉的唱着,在歌词里像是经过了一整个寂寞的人生。
碧海酒吧是一间民谣酒吧, 薛琳走进来的时候没几个人在意她, 不过是个女人, 长得有点漂亮的女人, 跟台上正在唱歌的歌手相比完全没有可比性。
薛琳找了个座位买了杯酒慢慢的喝了起来, 现在是下午四点多, 距离八点还有很长的时间。
经常有人说九十年代机会遍地啊,好像只要眼光够好随时随地都能捡黄金, 九十年代的人活的却很迷茫, 过去父辈和自己替自己规划好的平安一生, 在三年、五年、十年里崩塌得渣都不剩, 就算是在帝京也是如此。
大学毕业忽然不包分配了, 国家提倡国企改革了并轨了,房子要自己买了, 社会风气渐渐向“钱”看了。
民谣在这种时候流行是有深层次的社会原因的, 不用太多的技巧, 只是弹唱, 听得要舒服,唱得人舒展,好像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
薛琳喝完了一杯啤酒站了起来,她给乔子安打了个电话,“你听说过民谣吗?”
“什么东西?”
“嗯,类似乡村音乐的东西,但很不一样,最近帝京很流行。”
“没听过。”
“我在火车站附近的碧海酒吧,你来听听看。”
不一定真要捧什么民谣歌神,记忆里那位老兄的性格不怎么好,闷闷的不说话其实固执难搞,正红着呢忽然说要去云南隐居,发现隐居的地方成了旅游景点直接背个包消失无踪,再出现的时候据说是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奔西藏去了。
幸亏版税什么的一直很足够,让他活得还算体面,否则以他几年出一张唱片的速度,早就饿死在路上了。
做为老板,一个想要赚钱的人,薛琳觉得这种人认识一下就好,合作什么的,还需要考虑。
酒吧的门响了,又进来了一个人,是丁昱。
薛琳心道自己最近怎么老遇上他?丁昱估计也有同样的感觉,看见薛琳也愣了一下。
估计上次薛琳对他的说教给他留下了一点心理阴影,但他还是走过来了,原因大约是只有薛琳坐的桌子有空位,“你也听民谣。”
“送一个朋友去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