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过年(5 / 5)
开始闹觉,杨佩瑶便不耽搁,跟顾息澜一道告辞回家。
没想到顾平澜夫妻已经回来了,正陪顾夫人吃饭。
杨佩瑶招呼一声,先把两个孩子哄睡了,再出来,见客厅里只有顾夫人在,便问道:“萍萍他们早回来了?”
顾夫人叹口气,“九点钟出的门,十点钟就回来了。萍萍说……家里人说话不好听,不想让阿平跟着受气。”
杨佩瑶能够想象徐母刻薄的模样。
上次顾平澜指着她鼻子骂,她未能找补回来,今天他主动送上门,按照徐母狭隘的心思,还能轻易放过他?
好在徐萍总算知道护着顾平澜,不教他委屈。
这倒值得高兴。
顾平澜两口子在老宅又住了一天,初三晚上送了年,初四一早回到长兴路的公馆。
就在这天,报纸加急发文,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金陵。
全国上下一片哗然。
都城南迁意味着什么,明眼人都瞧得清楚。
国民政府对东洋人采取了逃避和不抵抗政策,是要把北平弃之不管留给东洋人。
顾息澜气得脸色阴沉,手背上的青筋根根爆出,一个劲儿地问:“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外敌当前,政府不肯御敌,却把精锐部队用在内讧上,这是什么狗屁政府?”
是呀,柳条湖一战,东洋人连汉奸才三万,中国几乎是八倍十倍的兵力,却能被他们占据沈阳。
这还要怎么解释?
东洋人绝不满足仅仅占有东北三省,他们有更大的野心。
而那一段黑暗的历史即将重演。
杨佩瑶深吸口气,尽量平静地说:“自新,政府不抵抗,我们抵抗,我们有枪有人,还有组织,组织会领导我们保卫国土抵御外患……胜利终将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