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工作定下(1 / 4)
院长噎住了。
电视台主任忍俊不禁。人艺领导后退两步。表演系系主任看到,怕到最后三家单位都不要,就开口说,“依我看韩小寒同学就去电视台。”
话音落下,众人齐刷刷看向系主任,包括还没去卸妆的学生。
系主任并不希望小寒去话剧院,在人民艺术剧院领导找到他时,他就给个模棱两可的答案。因为什么?系主任从她身上看到星光。
好演员有很多很多,能凭一个角色就让观众记住他的脸,吸引很多观众给电视台写信的并不多。小寒正是极少数之一。
起初系主任没考虑过电视台,小寒拍的《临危受命》播出,系主任家的大人小孩脱口而出,张双双。系主任楞了,一时没想起来张双双是谁。他五岁的孙女告诉他,《知青》里的张双双。
《知青》虽然时常重播,但多是放在晚上,那时候他孙女都睡着了,所以没看过几次。孩子小,还不甚记事,居然能记住小寒,系主任这才留意她。
《杨家将》播出,电视台热线电话被打爆一事,他也听别人说过。系主任便认为小寒应该拍电视剧,扮演不同角色,接受观众检阅,她想懈怠观众也不同意。如果进了剧院,像主任所言,一年磨一部,哪怕小寒不断进步,成了艺术家,又有几人还记得她?
看话剧的时候别人或许能想起她,可大部分人民群众忘了她。系主任也想过让小寒拍电影,但电影制片厂有几个不错的女演员,到那里小寒就得跟别人争。
小寒去电视台,是台里唯一一位知名青年演员。拍电视剧,也能成为表演艺术家,还是家喻户晓的艺术家。戏剧学院也会因为她,在坊间的知名度盖过电影学院,他们学校表演系的老师也不用愁招不到好苗子。
系主任心里想的这些,自然不会同众人说,否则几家单位的领导又得吵起来。系主任看着剧院院长说,“小寒到话剧院,然后去拍电视剧,常年不在剧院,剧院的其他同志会有意见吧。”
“这是一定的。”朝廷台主任道,“不说别的,接下来的《穆桂英》,把韩小寒同志的戏集中起来拍,也得一个多月。算上到剧组和回去休息几天的时间,得两个月。”说完看向剧院院长,你就别跟我争,让人家小同志作难了。
院长眉头微皱,“今年不是刚拍了《杨家将》?你们电视台资金——”
“观众反响热烈,我们也没办法。”主任打断他的话,“不瞒你说,我们电视台还决定年后就拍《西游记》,和《穆桂英》同时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