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80年代厂区生活 > 第6章

第6章(5 / 6)

的对他姐问道:“不然怎么办?王大爷家的情况那你也知道,当初就不想让她读书希望她直接工作,但是那时没机会,后来王大爷借钱给凑的学费,好歹去念上了。今年这机会他们家是肯定不能错过的,我听说王大爷已经在厂办那里帮大妮姐把名都报好了。”

孙骈闻言又是一阵无言。

与孙家双职工家庭不同,在楼下居住的王大妮家是单职工,王大爷本身只是锅炉车间的一位普通锅炉工,而她母亲不识字没有工作只是一位家庭妇女。

除此之外王大爷的老母亲也与他们一起居住,而王大妮下面还有五个弟弟妹妹,一家九口人就只王大爷一个人挣工资,生活的压力有多重可想而知。

因而王大妮的父母一直都希望大女儿能快些出来工作,好帮着分担家里拉扯弟妹。

“不要随便在背后议论别人家的事情。”

就在孙家两姐弟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的时候,不知何时到了他们身后的孙叔明突然如此说道。

从来见到他爸就如同见到天敌一样的孙骥立即缩着头,一路溜墙根潜回了自己的房间,孙骈则尴尬的向着她爹笑了笑,小跑进厨房帮她妈妈的忙去了。

说教过子女之后,门外楼道里的啜泣声依旧,孙爸爸微微皱眉表情很是不赞同,但这种事情旁人真的没法插手。

最终孙父轻叹了一口气,将家门关上,将那幽幽的啜泣声阻隔在家门之外。

作者有话要说:

我问过我姥姥,问那种干啥都要票的年代你们到底是怎么生活的?姥姥说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粮食本,还有副食本,每个在城里有户口的成年人,每个月的定量粮食是27斤半,大部分都是粗粮,细粮只有两斤。小孩子从出生开始也有定量粮,具体是多少姥姥不记得了,反正是每年加一斤,一直加到27斤半就不在加了。然后每个人每月一斤鸡蛋,二两豆油,还有豆腐,青菜,油盐酱醋啥的都归副食那边管理,具体多少因为时间太长姥姥也记不大清楚。反正就是不管要啥,都得拿着票和前去买。

这是基本定量,如果有工作的话,单位会根据不同的工种进行额外的粮食补贴。比如我妈妈是轻工业,我爸爸也不是重体力劳动,所以他们每个月单位会给补四斤的粮票。而建筑工地等重体力劳动的地方,每个月补八斤粮票,都是粗粮,而肉鱼什么的都得是年节的时候才会有,单位或者街道按人头发下去,大家自己领,领到什么就吃什么,根本没得挑。这种日子,直到80年代中旬才渐渐好起来,最起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