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7 / 12)
质量好,那是买到书的人幸运,能顺便检测一下自己与进士的距离有多大;试题质量不好,就当检测一下自己的知识点有无缺漏了。
当然,若是试卷受到其他学子的欢迎,也能给林如海攒攒资历,日后也许能参与科举出题。
林如海被贾数说服了,然后就跟打了鸡血一样,每日散值归来便钻进书房查阅试卷,连启圣帝让他编书的差事,都不如往常上心了。
当然,就算再重视试卷,林如海也没忘了贾数,每日用过晚膳,便会陪着贾数在花园里转转,然后回来洗漱,等贾数睡着了,才会再次进入书房。
林如海对自己的出的试题这般慎重,等成品出来的时候,质量自然十分不错。
时间匆匆,很快就到了第二个月。
按照贾数的安排,由刘正清大儒编写的,里面基本全是他曾经教授过的得意门生的作品集,出版了。
如之前那般,三家林家书肆的掌柜都不用贾数吩咐,便又找到了之前雇佣来吆喝宣传的小乞儿们走街串巷地宣传新书。
不同于林如海之前那几本书名质朴的作品,刘正清大儒给自己的书都起了一个特别文雅的名字。
所以这些小乞儿们走街串巷时的喊的,也都变成了林如海特意写的诗句。
简单易懂,朗朗上口。
就算不懂诗词的人,也能听出其中意思。
那些自命清高的文人,显然更愿意吃这份安利。
而且这本书还提到了林如海、提到了刘正清大儒、提到了朝廷二品大员……
就算只是买回家看看也好啊!
京城的读书人蜂拥而至,原本过了一月稍显冷清的林家书肆门前再次排起了长蛇一般的队伍。
好在这次印刷坊库存充足,没有再发生书不够的问题。
刘大儒都觉得好的文章和诗词,其他人难道还能挑出刺?
比林如海写的那些书更好的口碑有了,不说读书人,就是那些读过书的世家千金和夫人们,也都差人买了几本诗词。
如贾数之前预料那般,这几本书的销量,比林如海的书摆上林家书肆的那两天卖得更好。
还不等这几本书热度冷却,林家书肆再次推出新书——
教蒙童如何学习的教辅书,一套五本,了解一下?
隔几天,指导童生学习的教辅书,一套十本,了解一下?
再等……
京城的读书人因为这一波又一波书籍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