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1 / 6)
周淑妃之事随着大理寺密封卷宗归置入档和鉴安大师的闭关不出而尘埃落定。
王大人又烦恼起新的案子, 在外奔波不停;夷安长公主将满腔怒火对准了周家和瑞王府, 每日闹得不可开交;冯知愈身患恶疾久治不愈,荣恩伯夫人愁白了头发, 唉声叹气。
京都城里日日都生着些新鲜事儿, 好的, 坏的, 不一而足, 入耳来也听得热闹。
宁莞虽闭门不出, 但家里有个好新奇知趣事儿的芸枝, 对外面的事儿也知道不少。
只是她听听也就过了, 专心炼制毒蟾蜍, 将熬好的一品红白芝汤放冷依次灌入三个陶瓮中,黑布蒙罩,置入柜中, 只待十日便可大功告成。
至此她便闲了下来,转而操心起给宁沛宁暖请个启蒙先生的事情。
费了好一番劲儿,才定下了一位姓黄的老秀才, 白日里教他们读书习字。
黄秀才是个和蔼人, 捋着半白胡须摇头晃脑,说话也是风趣, 没有一般读书人的迂腐刻板,宁沛宁暖并禾生五月倒是极喜欢这个先生。
这日午后,宁莞正坐在药房窗边看医书,将军府的三小姐魏苏引叩响了大门。
这是魏苏引第一次到十四巷来, 未避免给宁莞添些不必要的麻烦,魏老夫人严令禁止小孙儿们过来胡闹,魏苏引这次也是接了她大伯母夷安长公主交代的任务才得了允许的。
她有些雀跃,总得在外曾祖姑身边多待一刻,自己都能沾些“仙气儿”,说不定以后年纪大了,也能这样年轻漂亮呢。
她跟着芸枝进了正门,打量起这个地方。
与一般宅邸的格局全然不同,入眼的是一条由青石齐齐整整铺就的三尺宽长道,沿途植有四季海棠,隔开了左右两边芳菲落尽残红遍地的桃花林,像是在花林里生生辟出了一条小道。
小路尽头便连着待客的中堂,桌椅都是极简单的样式,高脚花几上摆着细颈青釉瓶,里面插的是青白色的堆纱花,也不知是怎么做的,并在几枝浅绿叶子里,远远看起来,跟真的也没什么差别。
穿过中堂,绕进窄廊,还能听得流水轻哗哗的声音。
爬满藤萝的矮墙夹道,花架边伫立的小竹楼。
地方不大,却处处雅致,虽比不得私家园林的池院富丽,也比不上官家府邸的规格开阔,却别有一番清新雅趣。
领路的芸枝见她左看右看面露喜色,也不禁挺直脊背,隐带着几分自豪与骄傲。
在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