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章 风嬷嬷背后(粉红130+)(3 / 4)
进,不然政事堂一家独大,非国朝幸事。”如年想了想,将莱州那位的话语原原本本说出来。
如年说完这些话,觉得自己有些气喘,偏偏莱州那位说这些事就好像聊天吃饭一样随意,让如年不得不感叹人和人就是不一样。
如年在沈度身边很久了,很清楚这些话落到实处,将会对大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朝局会产生怎样的动荡。不过这些动荡,也是主子们需要考虑的,如年觉得自己脑容量不是太够,便不再想下去。
沈度听了这些话,嘴唇抿了抿,心中为莱州那位默默点赞。胆敢拿尚书省下刀的,除了父亲,大概就只有莱州那位了。这两个人在沈度的心中,是仰止高山一样的存在,他们既然都有这样的想法,那就说明尚书省便一定要见血了。
至于怎么个见血法,这都是细细考虑的,一时半刻想不完善。成国公府和方集馨在尚书省的势力太大,如若一着不慎,让他们奋力反扑,那就大事不妙了。
不管尚书省怎样见血,吏部肯定首当其冲,看来那位,也想顾家退了。
沈度也觉得顾家到了应该退的时候,子嗣太过单薄的顾家,其实已经不适合在朝廷了,尤其是顾家不仅子嗣单薄,而且这些单薄的子嗣在为官一事上颇为平庸。
顾霑为人和善,以善行世行事,这绝对是值得称道的事情。崇德帝以铁血手段登位,以良善的顾霑为吏部尚书,未尝没有以良善来消弭血腥这个意思。
但在为官一道上,是需要血性的,顾霑得于良善,也失于良善。这几年,由顾霑执掌的吏部,在铨衡人物、擢尽才良这一方面做得并不好,原因就是他太善太软。
顾重安是个人物,由他提出创立书院一事就可以知道。但这个人物,作用在别处,并不适合为官。尤其是由于云山书院一事,沈度与顾重安接触颇多,对他的性格更熟悉,便作此论断。
至于顾重庭,似乎是顾家这一代最拿得出手的人,不知为何,沈度却觉此人殊不简单,尤其见到他在成国公府出现数次后,与成国公府相交的,所图非一般,沈度便觉得此人还有待商榷。
想必莱州那位,也想到了顾家种种情况,才会说尚书省当退。尚书省退了,顾家也不能久立了。不然,何以早不说迟不说?
如年在一旁静立良久,忽而想起了陈维的话语。他小心地觑着沈度的脸色,欲言又止,看着颇为纠结。
“说。”沈度看了如年一眼,只说了这个字。他对如年太熟悉了,每次他想说什么重要事情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