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渣书或奇书(2 / 4)
会再看古庸生。”
“所以,古庸生终于也向金钱和市场低下高贵的头颅了吗?开篇写女人洗澡,语言粗俗直白地让人不忍直视。矫情做做的心里活动,装逼耍酷的男主角,总言而止一句话,转型失败,鉴定完毕。”
“作者完全把自己当做上帝了。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让书里面的人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让他们想什么就想什么,不给读者任何期待感,只能,这是一次非常失败的转型,作者如果继续的话,我只好放弃”
……
这些是比较偏激但似乎还动了一些脑子的评论,类似“一坨狗屎”、“人渣败类”、“作者煞笔”这种评论则是一如既往地狗嘴里吐狗屎,不值一哂。
而让作者本人和图书公司都比较重视的反面评论,是那些真正因这种改变而措手不及的读者的评论。
“知道这是作者在试图创新,知道这是为剧本量身打造的,或许女主角很有个性,或许男主角很有魅力,他们都是很好很好的,但是我偏偏不喜欢,不喜欢这种行,不喜欢这种描述,不喜欢这种直接……希望古庸生大大快点写完这本,赶紧回到原来的样子。”
“呵呵,作者也要吃饭吗,既然是奉旨作,肯定要有奉旨的样子,只是希望作者不要忘记本心,不要以为一个脱光衣服的女人就一定有那个一夜白发,那个牵着白马的女孩更可爱。”
“不喜欢这种风格的,不过幸好古庸生的短篇集要上市了,这里就少陪了。”
……
这些读者明显是、或的老读者,他们习惯了看那种半半白的叙述,习惯了那种含蓄的感情,习惯了那些雅句正词,所以当他们看到这种如短刀如匕首的句子时,本能地排斥,隐隐觉得这些都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字,年纪稍大、学历稍高的读者甚至直斥是粗鄙的作品。
这就是传统教育给中华学生留下的一个后遗症,因为在我们广大的学生心里,对言这种东西向来持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敬畏感,或许是觉得它们是老祖宗千锤百炼传下来的智慧,或许是因为我们总要背诵和考试,所以才有了这种以其神圣的倾向。
另外一点让他们不能接受的是,作为古代的一个女子,风四娘怎么可能因为自己的年龄就在那里心理活动了那么久,感觉像一个时髦的怨妇,这也太有违和感了。
在中,练霓裳一夜白头之后,那是自苦容颜弹指老,少年白发生,那种悲伤是充满着诗意的,如果按照这种写法,练霓裳岂非要对着河水抒发一通“姑娘今年不满十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