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紧密合作(3 / 4)
根本不算什么,可硬是被他牵强附会成一条船上的人。
“听说冯小刚导演在拍一部《集结号》?”熙成试探性的问道。
“冯小刚?”陈可辛和林建岳对望一眼,洒然一笑,“他的那种风格,注定拍不出来什么大片,而且拍的还是战争题材,我认为不足为虑。”
《投名状》“集结”了两岸三地最红的票房明星,花三亿巨资打造,即使在国内席卷近三亿票房也不称奇;而《集结号》无论从明星阵容还是投入资金方面,都无法与《投名状》相较,唯一的一张王牌就是冯小刚。
因此在上映之前的票房预估上,更多的人看好有巨星参与的《投名状》,不少人对《集结号》这一冯小刚从未涉猎过的战争题材影片的票房前景,则持观望态度;甚至有人悲观的预估《集结号》的总票房将不会超过五千万。
然而,零九年的时候,记者问陈可辛:内地三大导,陈凯歌、冯小刚,你都碰过了,今年又碰张艺谋。我想问个很俗的问题,你什么心情呀?
陈可辛回答说:那我也给你一个很俗的答案。其实内地导演,我最怕的只有一个,就是冯小刚。
就是《集结号》带给他的心理阴影。
不是说《集结号》击败了他的投名状,而是《集结号》腰斩了他的投名状,原本可能达到五亿,再不济也有三亿,可就因为《集结号》异军突起,让他在2.6亿黯然退场。
“恐怕没那么乐观,”陈可辛的表现在他意料之中,熙成便又问道:“陈导看过他们的本子吗,或者原著小说?”
《集结号》的故事,取材于杨金远的一篇小说《官司》,他最初是看过一则新闻报道,讲述一个执着寻找旧部队的人,用了很久的时间为了自己死去的战友寻找证据,恢复荣誉,看过之后他深受感动,这便成为了他当初创作小说《官司》的初衷。
这个故事被张国立推荐给冯小刚,于是便有了《集结号》。
“这个倒没有,难道熙成你看过?”陈可辛不明白熙成为什么看重冯小刚,不过他不是太狂妄的人,这种程度的话自然听得进去。
“我在韩国的时候,让人帮我找到了那本《官司》,”熙成用指节敲打着膝盖,沉声说道:“然后和我拿到的《投名状》剧本对照了一下……”
“哦……”原本靠在椅背上的林建岳不由自主的坐了起来,他精神一震,养身问道:“感觉如何?”
以他大老板的身份,自然没那个时间和精力去揣摩对手的剧本,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