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这算各显神通?(5 / 11)
将之留给了自己儿子,虽然竭力的培养儿子,也留下了不少的能人重臣,但是他暴君形象确实深入人心,他担心自己死了之后,儿子会压不住,有九鼎在手,就会截然不同,毕竟,他眼里,九鼎也就九樽鼎,可是天下人不这么看啊,那就物尽其用了。
这些,还不是告诉婉婉的时候。其实有时候,她明明都已经有所怀疑,却一次又一次的中断继续探寻下去,偶尔还蛮期待她发现什么,从而开口追问,那么,他并不介意提前告诉她一些事情,可惜……
事实上,的确如同靖婉所言,对这鼎感兴趣恶人实在是太多,得了消息,就算已经不早了,能方便进宫的,一个个都兴匆匆的进宫。
相信,等到事情传出去,全国各地对古物都感兴趣的学者大儒,怕是都会赶来京城,哪怕明知道自己能见到九鼎的机会机会的渺茫,也绝对不放放弃,拉关系走门路,以前不屑用的手段都能用上,只要有可能见到它。
“皇上,为皇贵妃娘娘建造法坛,统共九九八十一处,其他地方会不会还有鼎?法坛数目没取别的数,偏生是取的九九数,原本用在皇贵妃娘娘身上是不太合适的,不过因为是了尘大师的关系,并无人质疑,现在想来,会不会正好是暗合九鼎的意思?”某位内学士,是这方面的狂热爱好者,这会儿异常的兴奋,以至于给出了这样的大胆猜想。
听起来有点扯,但是并无有力的反驳的证据,说不定就是如此呢?
乐成帝眼中也是精光闪现,若是当真能集齐九鼎,他在历史上必然会留下浓重的一笔,这样的事情,没有哪个皇帝能拒绝,二话不说,立即连夜派出黑衣卫,快马加鞭赶往各地,虽然没有另外的鼎或许会很失望,但是,监察一下建造法坛的事情也是不错的,确保万无一失,让皇贵妃的法事顺利进行。
现在,别说是乐成帝,就算是中朝臣,也希望这事儿能尽善尽美。
只是,这高兴的人不在少数,相当不痛快的亦不在少数,或者说更多。
别的不说,这件事越好,受益越多的只会是李鸿渊,其他人,苏贵妃原本或许还能跟着沾点光,奈何,跟李鸿渊生出隔阂,被乐成帝厌弃,加上敏襄公主的事情,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没有见到乐成帝了。
而李鸿渊本来就已经让他们足够忌惮,那时候到底没有“本质”上的威胁,现在却完全不一样,继续下去,难保不会真正的威胁到他们,而李鸿渊一旦介入进来,可以说,基本上就没有他们的事情了。
因此,不知道有多少人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