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雨落山上(2 / 3)
了来泽清书院除了林老夫人的面子情,还有就是因着徐思远的那幅画卷。
谁曾想,待入了书院,才发觉书院居然是一个未至十岁的黄口小儿。
一番细谈后,郑山长不由更加惊诧,却原来这个黄口小儿居然颇具才学,说话行事很有章法。
郑山长和一众先生不过是见了林暖暖几次,就渐渐收了轻慢之心,对她很是恭谨。
徐思远先前见郑山长跟林暖暖说些书院庶务,不由到影壁处站了站。
不过片刻,就听得林暖暖甜润的嗓音传来:“此事就按山长说的吧。”
徐思远眼看着自己不远处的林暖暖:面色沉稳,表情端重。可却五官精致,身子玲珑,不过是个十一岁的少女,倒是有些风姿初现。
“徐表哥,徐表哥!”
待徐思远回过神来,才发觉林暖暖跟郑山长俱都在看着他。
徐思远不由红了红脸,在林暖暖的复述后跟郑先生又闲谈几句。
总是天色不好,林暖暖又跟郑先生简单说了下陆雨沫的事情。
郑山长捋了捋胡子,只道若是有真才实学,就去简就繁让林郎君即刻入了书院。
林暖暖也是这个意思,早些让陆雨沫离她表哥远些,自是比较好。
郑先生是个严谨之人,跟林暖暖谈完正事,又关切地劝着林暖暖,让她趁着天未黑快些回去,就自去学所了。
林暖暖见事情办妥,也不多留。几人顺着来时的路,匆匆忙忙地就往回赶去。
行至中途,出了些变故。
人都说“六月的天是孩子的脸”,可没成想这才春天,天气就如此的反常,就听得头顶雷声轰鸣,待车夫慌忙将蓑衣穿上时,豆大的雨点子就哗啦啦地下了起来。
来泽清书院的路上,徐思远就看到许多的堆起来的黑色石头,听林暖暖说那是要留着铺路的。
他来时并未觉得如何,等大雨滂沱下了起来后,才发觉是该好好地铺一下路。
因着此地的土较粘,徐思远的车夫可能是不惯南方的山路,一下子将车辕陷了进去。
眼看着天色将晚,林暖暖忙唤了徐思远坐她的马车先行,让秋菊上了后面的马车。
人都说春雨贵如油,林暖暖只觉得今天这雨真是下得让人心烦意乱。
她摸了摸头上已经有些散乱的发髻,不由有些后悔方才未让秋菊帮她把头发重新梳一下。
就在林暖暖将散落的头发往脑后梳时,就听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