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七百一十八章高性能飞行器(1 / 3)
“关于飞碟的研究,其实最早来自二战时期的德国,早在1940年,**德国就成立了一个秘密机构,名字叫做爆破手研究室,专门用于研究碟形飞行器,这个研究机构吸纳了第三帝国当时最天才的发明家、最优秀的专家、工程师以及飞行员,终于制造出了一种名字叫做别隆采圆盘的碟形飞行器。”赵书文说道。
“之前说,瑞龙号上的科考队员想要去考察的冰层之中的沉没舰船,也是二战时期德国的一艘货轮,这是巧合么?”顾问们问道。
“据我所知,二战时期,德国确实排除了很多部队和科考团去北极冰盖上进行各种调查和侦查行动。”赵书文说道。
“你继续讲飞碟的事情。”张江说道。
“这种圆碟形状的高性能飞行器,最早出现在1943年9月份米国对德国施瓦因褔特轴承厂,轰炸机群由美英联合战斗机群的1300架战斗机护航,空战规模空前巨大,盟军损失轰炸机60架,战斗机111架,德军损失战斗机3000架,轰炸机群终于到达地面目标上空时,发现了两个大型圆盘飞行物,美英双方上千架战斗机对这两个飞行物进行了狂轰滥炸,但是这两个飞行物并没有被击沉,反而安然无恙。”
“米英双方都对这件事情进行过秘密调查,但是具体内容不得而知。”
“二战结束之后,**德国的科学技术遗产为米苏两国争夺,据说,苏红军赶到别隆采圆盘制造工厂所在地的布雷斯劳市时,工厂里已经是一片空旷,但是,我们怀疑这种说法。”
“原因在于,之后,苏方多次向北极并盖上派出科考队,并进行了一系列秘密的飞行实验,根据一份披露文件,仅仅是在1948-1952年间,冰盖上的摩尔曼特勒机场,飞行员的飞行日志就显示,各种飞行起降超过8000多次,然而。”
“那个机场,从来都没有飞机。”
“所以我们强烈怀疑,苏方在北极的冰盖上找到了什么。”赵书文说道。
“米国方面呢?”张江问道。
“米国在1957年第一次披露**德国研究飞碟的消息,在一家报纸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一种由弗·绍贝格尔发明的爆炸能源,据说这种能源使用空气和和水就能够产生大量的能量,基于这种能量的一种圆碟形飞行器,在1945年2月份,在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附近的一坐机场进行了试飞,这种飞行器的平行飞行速度超过了2200千米/小时,没有旋翼,却能够做出直升机才能够做出的悬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