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新的情况(2 / 3)
威胁,对手持剪刀进入齐家意图行凶的问题另案处理,赔偿名誉损失一百两银子。
另一个案子,三天之后开堂了,但是这一次就是闭堂审理,目的是吓唬一下王大太太,派了人去着王大太太到堂,过了一会儿王家来了一位管家,磕头认罪。
汤同知宣布打板子四十,罚银五百两。因为顾及王大太太乃是宅门妇孺,打板子就由下人代劳,今天来的这个管家打了四十板子。
回去了命将五百两银子送到齐府,送去的时候先到衙门备案,还有上一次的一百两,并未来备案,衙门这边就默认你是没有给了,所以一共是六百两。
那管家一脸晦气的被抬了回去。
虽然没有打在王大太太身上,但打的是王大太太的脸,罚的银子不多,但却证明了王大太太之前做的就如同小丑一般的举动,全都是污蔑。
这个案子挺小的,也不至于有多轰动,最多只能叫人茶余饭后闲聊的时候说出来,大家咋舌笑话一阵罢了。 但事实却清楚了,王大太太想往齐瞻身上泼脏水,最后反倒叫人将她女儿被掳的事情一再的提起来。后来还又传出来了另一种说话,说王大太太其实是想讹诈钱财的,跟齐家要几千两银子,齐家没搭
理她,所以她才装疯卖傻的出来做哪些事情。
横竖最后灰头土脸的是她。
王婉柔出事了,还是那样可怕的事情,原本温竹青挺同情的,这时候如果王大太太肯来说些话,那么以前的恩怨一笔勾销都有可能。
冤家宜解不宜结,温竹青一直是抱有这样的想法的,不过她并不怕事,我不去惹你,你也别惹我,惹了我,就别怪我不客气。
王家是彻底失去了跟温竹青和解的机会。
赔偿的银钱,齐家不是很在乎,衙门跟着王家要了两回要不了,最后齐家出了个信,说明因为看在王家出了那样的事情,实在不忍心在追讨罚金,自愿放弃了。
至此,这个案子算是完结了,王大太太真真是惹了一身腥。 温竹青还知道了一件事,就是那天去木峰湿地,是温家的马车去接的王婉柔,鞑靼人一来,马车直接把温家主子们一接就跑了,所以王婉柔才会那么倒霉,混乱的时候没有马车接她走,而被鞑靼人抢
走了。
这事也算是被揭开了。
所以,就是说王大太太明知道女儿是温家接走的,出事的时候温家的人没管她女儿而是自己逃命了,她非但不去找温家算账,反而诬赖齐瞻。
可见,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