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官差办案(2 / 3)
道:“必然是不同的渠道得知了
,那这水出问题就未必那么简单,或者水的问题简单,但背后有什么复杂的事。”
齐麓一听点头道:“不错,确实是有点问题。”接着他自己已经道:“咱们咸阳城的水倒是很少出问题,不像那长安城,水就没法喝。”
齐瞻就道:“我来找二哥就是因为这个。长安那边你很熟,知道不知道有什么值得大理寺少卿亲自来调查的大案?或者和水有关的什么事值得关注关注?”
齐麓蹙眉想了一会儿,道:“长安水泉卤不可饮,这也不是本朝出现的问题呀,一千年前就有问题了,朝朝代代都在想办法修。” “宋时,永兴府知府陈尧咨以府城井泉大半咸苦,居民不堪食饮,遂上奏宋真宗,请求疏凿龙首渠西渠,引水入城并灌注护城河。其奏疏云:州臣亲相度城东二里有水渠曰龙首,其水清冷甘冽,可五六十
丈,开渠引注入城,散流廛,出纳城壕,阖城尽食甘水。”
“渠道经过两朝倒是修好了,只是长安水质并未根本解决,依然是咸涩难饮。” “本朝也有官员上奏,想要变换了长安府的水质,不是修一条河水能改善的,必然是要统筹安排,将长安府周围四河八江全都纳入修整,才能改善。但这就不是一两年能修好的了,少则十年八年,多则
甚至几朝几代都有可能。耗费的官帑自然更加不知道要多少了。”
说到这里齐麓摊手:“这些就是寻常百姓都知道,到底延绵的时间太长了。到了我们这会儿,能有什么值得惊动大理寺的案子?横竖水上面,我是想不出来。”
齐瞻点头,道:“也没听说什么?” 齐麓想了想,摇头道:“没有……也可能是我没注意。”说到这里迟疑了一下,蹙眉想了半天,道:“这么一说倒是想起来了……我不是跟你说过,去年长安陪都皇宫里死了个老婕妤?是苏太嫔身边的,
当时你还跟我说了半天,那苏太嫔和宁国公府、七皇子等人的关系?”
他们这边说着,温竹青和崔氏已经全神贯注听着了。
温竹青忙道:“二哥怀疑大理寺少卿来,是因为去年的那个案子?”疑惑的看了一眼齐瞻。 齐瞻明白她的意思,点头道:“我也觉着不大可能。不是说去年就已经出动了三法司,已经查清楚了?不然也不可能放了你啊,当时不是说,咱们香有问题,嫌疑最大?如果不是查清楚了,怎么会放了
你?”
一摊手:“如果已经查清楚了,大理寺少卿又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