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第一批创业的人,也并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1 / 2)
周诚只看到这件事的好处。
销售渠道太重要了!
以前他和康伟倒腾香烟的时候,为啥能赚钱,就是因为他能和各地的人联系上,倒腾香烟能赚到钱,就在这个腾挪交换的“渠道”。他和康伟把烟一条条换给别人,要怎么零售出去,当然由别人想办法。
和服装业不同的是,香烟的售卖是由国家规定的,他和康伟的确是在踩线赚钱。
当然,他后来也早早收手了,再赚钱都舍掉了这门生意。
服装业么,更开放。
有钱办厂,有钱拿货,就能进入这一行。
只不过民营资本进入,都是小打小闹,不会像晓兰和季雅规模这样大,想要搞品牌的,迄今为止居然只有Luna和季雅两家。
季雅的品牌是搞得不成功,靠着钱还真搭起了销售渠道。
周诚觉得管理上有毛病,定位上有毛病,渠道却是货真价实存在的,如果Luna能把它吞下,何尝又不是Luna的扩大规模的机会?
夏晓兰眼神发亮,她好喜欢能和周诚这样无障碍的交流:
“我也是这样想的,年前盘账时,我就告诉过陈锡良。不过季雅就算把品牌毁了,也绝对不会让Luna接手,季雅的性格不会想到止损,她不是生意人思维。”
生意人,不说要有夏晓兰的厚脸皮,很少意气用事啊。
季雅女士,却是一个认为全世界都该宠着她的老公举。
“从季雅的手里买过是别想了,可以从银行手里。”
还不起贷款,又不是晓兰害她的,做生意各凭本事,季雅搞不好成本控制,资金链崩了,就要承担后果呗。
“银行收走她的产业,我们再从银行手里买过来,这倒是没毛病…季雅要知道,一定会气死的。”
但这能让季雅跪到长安街上认错吗?
夏晓兰也不确定。
季雅其实就是做砸了生意,她本人还没有伤筋动骨的损失呢。
不过转念一想,做砸生意这个事实,已经会折磨的季雅痛苦万分了,毕竟季女士是那么高傲!
…
下午五点。
酒店房间里,只有季雅一人。
她依然没有凑够还贷款的钱。
别人都能商量分期偿还,轮到她了,银行偏偏不允许!
她还想从其他银行贷款,拆东墙补西墙,想把眼前的难关渡过再说,然而她能找到的那些关系,那些她